媒介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介人物 > 正文

范以锦:新闻理想是对新闻事业不离不弃的满腔热情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浏览量:2020更新时间:2013-08-30 17:56:0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本报记者 王玉娟

    《中国新闻出版报》:当前,不少新闻从业人员觉得自己的新闻理想难以实现,也有记者感觉这个行业的职业尊严感越来越低。作为一名老新闻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您对新闻理想的理解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当下新闻人的新闻理想?

    范以锦:我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新闻人为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社会责任的执著坚守,是对新闻事业不离不弃的满腔热情。

    不少年轻人一直生活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碰到一些困难或问题就想不通。比如,被撤稿、采访受到阻挠、绩效挂钩中的收入下滑,等等,都可以成为失去信心、放弃新闻理想的理由。社会是复杂的,处在社会转型期更会把你卷进诸多矛盾的漩涡中。这时要想一想,老一辈新闻人是怎么过来的。既然是做新闻,就必须坚定新闻理想,坚守职业追求。理想与现实会有矛盾,不能把期望值定得太高,否则一旦出现落差,就会动摇。现在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生存的空间。空间不仅存在,还可以拓展。这既需要充满激情的追求,也需要智慧和技巧。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能高歌猛进,有的人却停步不前。这值得我们思考。所以,作为老新闻人,还是期待年轻人不要轻言放弃。

    《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暨南大学为我国新闻界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新闻人,暨南大学培养新闻人才的理念是什么?有哪些独到之处?

    范以锦:我们培养人才的理念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业界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但不局限于现状,还要着眼未来。高校的层次参差不齐,各类新闻院校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差异。因此,应分层次办学。像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们不可能培养太多的研究型人才。我们主要还是培养业界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而这种实用型人才并非停留在“新闻技工”的水平上,必须有较新思维、有组织策划能力层次较高的实用型人才。我们讲的业界,不只是媒体,还包括与媒体相关的泛媒体岗位。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传统媒体的萎缩,新闻学生到传统媒体的机会比以前少了。然而在泛媒体时代,各类机构对有媒介素养的人才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关键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一方面,依然要给传统媒体培养急需的有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给社会方方面面提供泛媒体岗位的人才。不管是到传统媒体单位,还是到泛媒体岗位,都必须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他们应具备新闻的敏锐和宽阔的视野,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有良好的新闻功底的积累,熟练运用新闻手段;能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

    《中国新闻出版报》:对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范以锦:坚持专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寄语青年学子

    追求理想,让你昂扬向上;明白现实,才能脚踏实地前行。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4&id=56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