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介人物 > 正文

王克勤:背着"印泥",也背着信任

信息来源:搜狐传媒浏览量:1975更新时间:2013-11-13 11:03:05

      王克勤,1964年11月生,甘肃省永登县人。1989年1月进入《甘肃经济日报》,正式开始了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曾任《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在从事记者生涯的二十年中,数次"被离职"。他是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

  王克勤:一个背着"印泥"的记者

  去采访王克勤的那天下午,办公室里坐了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腰间背着一个包,怔怔的坐在办公室里,一句话也没说。

  王克勤安排完工作,他抱歉地跟我说:"咱们先处理老太太的事情吧!"

  在老太太絮絮叨叨的叙述中,我听明白了一件事情,她为了找到王克勤帮她解决问题,已经花了两年的时间。

  早期,老太太先在《经济日报》门口蹲点半年,然后找到了《中国经济时报》,终于有人告诉他,王克勤已经到了《经济观察报》。而当老太太找到《经济观察报》的时候,王克勤已经离职。

  王克勤中间几次试图打断老太太,都没有成功。当老太太把各项材料都介绍完毕时,王克勤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我现在已经不是记者,您所说的问题我已经无法调查。"王克勤说。

  老太太先是怔住了,然后说:"我不信。"

  王克勤无奈地摇摇头。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而那时说"我不信"的是王克勤自己。

  当然,王克勤没有料到,因为他的一句"我不信",引发了以后王克勤作为调查记者采访方式的大转变。此后的王克勤养成了采访调查的一个习惯——背着"红印"去调查。

  讲述时这段经历时,王克勤用的是带有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讲述中总让人感觉到"秦腔"的味道,就是讲到某个字的时候会忽然率性的拉出长音,如果在空荡荡的大屋子里,长音应该能在屋子里久久回荡。

  那时候的王克勤还在《甘肃经济日报》做记者。在采访村民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几十个村民诉说自己被村干部欺负,有人说自己被打断了肋骨,有人说自己被打折了腿。王克勤一边将这些事件记到采访本上,一边感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村民感觉到了王克勤的不信任。有人开始诅咒发誓证明自己所言是事实,然后他们开始使用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话让王克勤相信。

  有一个老村民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块印泥,拿过王克勤的采访本,在记录自己所说的话上都摁上了红红的手印。

  其他村民看了,纷纷效仿。

  等采访结束后,王克勤拿着盖满红色手印的采访本端详起来。

  "一个人,敢于在自己的话上摁手印,说明什么?说明他敢于担责任,能够最大限度的证明他说的是实话。"王克勤说。

  这件事情启发了王克勤。

  在此后的调查采访中,王克勤在采访结束时总要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程序:摁手印。

  对于那块王克勤时常"背"的印泥,王克勤的学生、大爱清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陈华洋还有印象。"那是一个圆形的铁盒,看起来有点破旧,里面有红色的印泥,随身携带。"

  王克勤对于自己随身带着印泥的事儿这样描述:"我背着印泥到处调查。"

  对于一块小小的印泥,为什么用"背"这么重的词语?陈华洋解释说,那是因为他(王克勤)总是把印泥放在背包里的缘故。而在我的理解里,一个"背"字似乎也能突显出这块印泥所特有的力量。

  不论对方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王克勤在记录完采访对象所说的话之后,总要告诉对方:"摁手印。"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在采访完一个地方法院院长之后要求对方签字(考虑到对方在工作时间,洗掉印泥很麻烦),对方很是震惊,说:"我从来不给记者签字。"

  "那你所说的话是真的吗?"王克勤问。

  "当然是真的。"对方回答。

  "是真的,为什么不能签字证明?"王克勤反问。

  最终,对方仔细核证了王克勤的记录,并在记录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印泥就是个物件,里面装满了信任。"王克勤说。

  对于这份信任,王克勤很珍惜。

  2013年2月27日下午,王克勤带着过去十多年积累的,上访者给他的足有两吨重的上访资料离开了《经济观察报》。

  他在微博上写道:对别人而言,可能视为废纸;对我而言,却是民众对我的信任与期盼,虽然堆着的全是苦难与血泪,但我一直视其为宝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家俱可以扔,信任不能丢!

  此时,坐在对面的老太太还在满眼期盼地望着他。王克勤狠狠地抽了一口烟。

  "我没有办法调查了,但也看看你的材料吧。"

  原标题:王克勤:背着"印泥",也背着信任

[责任编辑:张薇]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4&id=68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