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介人物 > 正文

王志:新媒体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宣传

信息来源:人民网浏览量:1877更新时间:2014-02-14 11:25:34

  王志(资料图)

  作者: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主持人、《面对面》记者、主持人、制片人;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兼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之有效载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繁荣与发展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传播的进程中,作为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仍然散发着不可阻挡的魅力与活力。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典型人物报道是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需求,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求。典型人物报道如何适应、发展并创新,传播速度、传播角度、传播深度、传播高度、传播广度以及传播密度是六个关键词。

  重视传播速度

  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来塑造一个符合宣传标准的典型人物,需要经历从策划、组织、求证、实施、审查到传播的一系列复杂过程。通常少则几日,多则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速度不受重视。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速度空前迅捷。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手持麦克风,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能实现现场直播式的全景记录。速度成为决定传播效果的第一要素,第一时间实现的传播才是有效的发布式传播,否则就是解释性传播。

  速度也使典型人物的塑造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意外走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双手接住坠楼的女童的画面被在现场的网友记录下来,然后被第一时间传到网上,用传统方式无法解释也无法想象。

  “最美妈妈徒手接女童”的事件在微博上一经发布,无数网友为之动容,连舒淇、赵薇等明星也纷纷转发并表达对最美妈妈的敬佩之情,经过网民、明星等多个群体发散式的多次传播,短时间内将现场信息传递到每个角落。随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才开始进行跟进宣传报道,最后形成强大的传播效果,吴菊萍本人也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不经意间互联网传播信息的迅捷又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期典型人物。

  控制传播密度

  典型人物报道并没有传播密度的限制,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太少容易失声,容易丧失主流舆论阵地;太多容易失真,容易跟风、标签化和审美疲劳。

  最近一段时期,从“最美老师”、“最美妈妈”到“最美司机”,再到近来“最美90后女孩”等等。“最美XX”的标签被用在了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他们身上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公众认可并传颂,占领道德高地,具有正面的示范效应。

  但与此同时,“最美XX”的标签也被大肆透支消费,其泛滥应用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泛商业化时代,在“将看点转化为生产力”的思想指引下,一切具有卖点的符号,都成为一些人争夺的“香饽饽”。他们擅长邀功揽宠、借力发挥,擅长借名人来上位。一旦正面典型人物被功利化的包装利用,可能会造成与最早设想相反的负面传播效果。

  比如最近出现的“深圳最美90后女孩”就被爆出是虚假新闻。该事件是某商业机构为博人眼球而策划的假新闻。由此可见,媒体集中在一段时间内,高密度、高频率地塑造正面典型人物,有可能会物极必反,容易造成公众的审美疲劳,并可能被不怀好意的少数人利用。密度的大小会影响到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的密度要得到恰到好处的掌控和拿捏。正如《登徒子好色赋》所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把握传播角度

  朱光潜先生把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概括为两点:一是典型与个性的统一;二是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内在联系(《西方美学史》)。什么是典型?过去我们找不同,现在受众找相同、找相近。怎么找?平视成为决定因素。用平视角度具体分析典型人物个性与共性,人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才能塑造真实可信、血肉丰满、可供大众传播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人物形象。

  看待典型人物的视角与立场决定采访报道的语气和语态。从常识出发回到常识,才能真正打破千人一面的刻板模式。学会把握好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坚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典型人物,才能理性面对并不为个人情趣所左右,塑造出一个典型性、真实性、个性化统一的典型人物。

  挖掘传播深度

  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就在其内在品质的个性与高尚,而要达到宣传内容及立意的深刻性,则必须用真实的笔触和朴实的文风刻画人物的深度。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求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在十八大及“两会”前后,新华社连续播发“中共高层新阵容”人物特稿,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这些特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罕见地披露了习近平、李克强等七常委的从政经历及家庭情况,引发了热议。接地气,有人情味,作为普通受众,笔者感受到了被尊重。作为专业媒体人,笔者认为这种传播模式更符合新时期新闻宣传的需求,也是遵从新闻规律、进行典型人物报道重要的有益的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就要求媒体要用社会听得懂的语言阐述中国的理念,善用真挚诚恳的感情打动人。从典型人物报道角度上讲,就是要回归普通人的实际形象。

  讲究传播高度

  典型人物代表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这也是他们与普通人区别所在。

  当前新媒体这场传播革命使民众“自我赋权”,民众借助网络这一渠道,拥有了“自媒体”,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束缚,促进了自身表达权的归位。但是由于互联网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约束,互联网上各种有碍道德风气的乱象层出不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社会道德的滑坡,从之前的“扶老携幼、救死扶伤”到如今的“不敢扶老”这一变化就能看出,甚至出现个别声音,一面批评道德滑坡,一面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怀疑、贬损部分广为人知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型。

  媒体在用平视角度塑造典型人物时,也要看到典型人物身上的道德闪光点。作为道德先进人物,他们不再是单一的“高大全”式英雄人物,更多的只是出生草根的平凡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多来自平凡岗位上的善行义举,可能只是片刻的闪光点或是某一方面的突出点,这恰好具有良好的说服力和强大的感染力,为受众所认可并接受。

  利用传播广度

  去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要充分考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差异化传播方式,同时,二者也可以形成联动共振,发挥各自优势来传播典型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媒体要创新人物报道的观念以及报道手法,充分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考虑受众的差异化,在新旧媒体的融合报道中为典型人物提供更加广阔的报道空间。对于纸媒来说,其受众对象多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他们会更加注重传统的通讯、特写等报道方式。而新媒体的受众多为年轻一族,他们会更喜欢比如将文字与声音、视频结合起来的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等。

  比如,在对郭明义这一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报道中,就充分结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各自传播平台上的优势,在立体报道中较好地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雷锋传人”的崇高品格感动了亿万群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组成大型采访团,在各自纸质及网络平台上进行报道。同时,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主流节目也进行了电视报道。最后,郭明义还在新浪开了加V的微博,粉丝超过200万,积极与网友互动,利用粉丝效应在新媒体平台上继续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一立体传播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互动传播的效果很不错。

  总的来讲,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报道,多种新闻形式集合呈现,人物信息在多个层面互动流通,以及人物媒介形象的国际化传播,都是当前全新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媒介手法的显著特征。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原标题:王志:新媒体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宣传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4&id=82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