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公示 > 正文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报送参评作品补充公示

信息来源:贵州记协网浏览量:3147更新时间:2017-05-27 11:01:47


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达书记”扶贫记

参评项目

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体裁

通讯

语种

中文

(主创人员)

路榕

编辑

陈萌 佘佐杰

刊播单位

贵阳日报

首发日期

2016130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要闻一版

作品字数

(时长)

1392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在贵州省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的背景下,记者深入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冗坝村,在田间地头的一线采访中,敏锐地捕捉到村民误将“运用大数据扶贫”理解成“村里来了个挂帮干部——‘达书记’”这个细节,并“将错就错”,从村民将“大数据”误喊成“达书记”的谐音切入,报道了当地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稿件刊发后,就以其从群众视角出发的贴近性,以及运用群众语言的生动性,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包括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多彩贵州网等都对其进行了转载。特别是稿件通过日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载体广泛传播后,因其鲜活性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佳话”。既宣传了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又将典型做法进行了推广,取得多赢效果。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本篇稿件得到好评,在采编过程中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是最大的主因,以小视角展现大主题,构思巧妙。如果没有“一头汗两脚泥”“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深入和贴近,就不会发现村民将“大数据”误喊成“达书记”的细节,也不会有贯穿全篇的接地气的群众语言。通过群众的大实话,当地运用大数据在扶贫工作中用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考核的精准举措得到了深刻体现和广泛宣传。整篇稿件文风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充满吸引力与感染力,是记者深入“走转改”的力作。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7520

联系人(作者)

佘佐杰

手机

13985596953

电话

0851-85829715

E-mail

1281614@qq.com

地址

贵阳市中山东路25号报业大厦

邮编

550001



“达书记”扶贫记

·                            日期:2016年1月30日]

·                                 版次:[A01]

·                                 版名:[ 日报头版 ]

·                                 稿源:[贵阳网]

·

隆冬时节的一天,天气不错,家住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冗坝村的李开发牵出牛犊,赶到离家不远的田土上吃草。

“李叔,才几天不见,你的牛又长肥了哩。”同村的王启军正在田里种牧草,就和李开发聊起天来。

“我别的不懂,就是牛养得好。前段时间,达书记派人来问我想发展什么产业,我就认准了养牛。你也是困难户,达书记准备帮你发展什么产业?”李开发说。

“我也是养牛哩。叔,你给我说说养牛的秘诀吧,免得我养不好牛对不起达书记。”王启军说。

“喂牛必须用好的水、草,还要给它添夜草,这样不喂粮食也能长膘。”李开发毫不吝啬,道出养牛的秘诀。“把牛养大了,它们生的牛犊,一只能卖4000多元。这样我们不仅能脱贫,还能致富哩。”

“达书记来我们村快一年了,又调查我们家里的情况,又帮着我们发展产业,可大家咋都没见过他呢?”王启军接着问。

“忙呗,哪有时间来串门。虽然我也没见过他,但就冲着他帮我们脱贫,我一定要请他来家里吃庖汤。”李开发说。

李开发、王启军口中的“达书记”究竟是谁?面对这个问题,主管扶贫工作的息烽县农业局农业中心主任杨静忍俊不禁。

“为更好地执行大扶贫战略行动,2015年,息烽县紧紧盯住贵阳市划定的贫困线,以人均年收入低于3028元的困难群众为攻坚对象,运用大数据展开精准扶贫。”杨静说,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村民不懂什么是大数据,因而误将“大数据”喊成“达书记”。

虽为谐音,还别说,正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达书记”,刮起扶贫工作的新风,让困难群众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与以往的扶贫方式相比,大数据扶贫最大的特点在于精准。依托全国联网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平台,息烽县对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贫困户的家庭构成、住房就业、卫生健康等信息都被编入基础数据库。

仅仅是摸底还不够,为防止“假贫困户”鱼目混珠,基础数据库的信息还将被进一步筛选、核实:贫困人口基本信息要与省公务员局、省工商局、省交管局、省房管局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以便清除“贫困户”中暗含的财政供养人员,个体工商户,经营企业户,有商品房、有小汽车的“四类人员”,确保扶贫工作公平公正。

精确锁定贫困户之后,息烽县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成对子,一方面摸清引发贫困的原因,另一方面则为贫困户找准产业扶贫的路子。

“养什么、种什么,贫困户可以结合土地情况和技术特长,自己说了算。”杨静说,在确定发展思路后,县、乡两级政府为贫困群众提供资金帮扶和技术指导,农户则必须按照约定,全力经营好自己的小产业。“与原来一刀切的帮扶方式相比,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脱贫方法,调动了困难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扶贫效率。”

与此同时,大数据处处留痕的特性,进一步强化了对扶贫效果的监督问效:危房改造要拍摄改建、新建房屋图片,产业扶贫无论养猪、养牛、种烤烟,都要上传图片进系统。省级、市级、县级相关部门还能按图索骥,对扶贫项目实施期中检查和后期验收,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取得真效果。“可以这样说,在‘达书记’的帮助下,息烽县大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考核,确保基础工作人员不能不作为,不敢乱作为。”杨静说。

据了解,2015年,息烽县争取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73.18万元,通过大数据引领精准扶贫,帮助全县941272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息烽县将继续推进大数据精准扶贫,确保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本报记者 路榕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14&id=163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