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媒观察 > 正文

澎湃新闻:不再招聘技能单一摄影记者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浏览量:4977更新时间:2015-09-25 15:48:07

8月初,澎湃新闻对外表示,其即将成立的摄影部将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这对媒体而言意味着什么?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澎湃新闻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融合实践与思考?

      为融合发展寻复合型人才

其实,全媒体也好,融媒体也罢,“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一直成为我们耳边熟悉的词汇,以至于招募“复合型人才”似乎变成一句口号。但这一次,澎湃新闻却将其落在实处。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表示,为了适应新媒体的需要,澎湃新闻将建立新的摄影部,而其目的就是与不适应新需求的媒体生产方式及理念划清界限。这项举措对用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需要的是全能型记者,不仅要会拍照片,还应具备拍摄、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

在常河看来,阅读体验在新媒体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内容本身的确是核心,但再好的内容若以小字体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则会大大折损文字的魅力。图片编辑要做的是优化读者欣赏文字的方式,这其实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而并非简单的排版而已。因此,融合媒体传播环境下,摄影记者要转型,图片编辑更要转型。

以小见大,一个新的部门、一个小的措施,展现的是澎湃新闻媒体融合的理念与行动。澎湃新闻副总编游晓丽介绍,在整体视觉设计和交互上,澎湃新闻摆脱了新闻客户端常见的窠臼,确立了大图模式、中国风等独特的视觉风格,因此,人们很容易从一群新闻客户端中识别出澎湃新闻。澎湃新闻客户端上线以来,网站和客户端已经经过两次大的版本更新,平均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的版本更新,字体、图片、按钮、登录等细节不断改进,其目的是追求更好的产品体验,是随时性地调整产品需求。

 知不足而后补不足

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在营销推广上往往依赖此前熟悉的推广渠道,多数仍采用广告置换的方式,将广告投放在传统媒体上,而忽略社交媒体和应用市场等新兴渠道,因此,推广效果往往不佳。

对此,游晓丽表示,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作用在营销推广中应该被积极利用,每天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应用正在显现其重要作用。为此,澎湃新闻上线之时就开设了同名的微博、微信账号,把在社交媒体上具有传播度的内容分发到各类渠道,让澎湃新闻的品牌度、知名度不断曝光。从媒介载体上看,澎湃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报纸和杂志,它是一个由新闻PC网站、新闻客户端和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形式构成的一个网络媒体平台。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下,澎湃新闻通过精准定位和精细编辑,微信账号目前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中国阅读数领先的微信公众账号。

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代的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的转型之路也存在着各种局限。澎湃新闻客户端产品总监孙翔表示,澎湃现有收入主要依赖广告、版权收入和品牌活动,其中广告收入比例最高,这一赢利模式和传统媒体并无大的区别,需要在赢利模式上有所创新。其次,澎湃新闻客户端在产品设计上倚重原创新闻,还需要聚合其他渠道新闻的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每日更新的新闻总量。原创新闻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使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新闻上,其缺陷是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爱好,用户总量的进一步增长受限。

在澎湃新闻人看来,凡是没有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媒体,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互联网,应该都属于“传统”之列;同理,凡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媒体,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互联网,他们都是“新媒体”。因此,即使一些“新媒体”活得很滋润,但如果不追求创新,很快也会走向衰落;而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如果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创新精神,还会存活很久。(李雪昆 梁晓龙)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3&id=136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