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媒观察 > 正文

舆情监测:是“补台”而不是“拆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浏览量:745更新时间:2013-10-10 16:35:03

    网络舆情分析师成为新职业。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网络舆情监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受到公众关注

    网络舆情监测在有些人眼里是一份神秘的工作。

    前段时间,由人民网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社部迄今在舆情行业推出的唯一职业培训证书,该证书今后将作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证明和从业凭证,对舆情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网络舆情服务产业,正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规范的过程。

    我国舆情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受到各方关注。

    是职业也是产业

    网络舆情服务是一项跨学科、复合型产业,产品及服务涵盖了包括技术支持、口碑(声誉)修复、风险管理、危机应对等在内诸多内容。

    中国网络舆情服务产业高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社会层面,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互联网成为公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技术层面,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网络舆论的参与人群,使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围观”来得更快、更猛。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2012年舆情事件数量持续在高位徘徊,使网络舆情服务的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

    对于舆情监测市场规模的猜测,从舆情软件市场10亿元,到舆情信息服务业100亿元,依然众说纷纭。在百度中搜索一下,近一年,有328万条和“舆情监测”相关的网页,与“舆情”相关的则高达3350万条。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网络舆情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专注于网络舆情研究和服务的机构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媒体、教育科研、软件和商业公关等五大背景的行业格局。同时,大量舆情软件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高速发展。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约68款经过工信部软件司认定登记颁证的“舆情”软件,市场上还存在大量未经认证的同类软件。

    但宏观看产业,微观看职业,社会公众对于舆情服务业的理解并不十分清晰和准确。特别是长期以来,不少商业网站、广告、营销与公关公司等,也纷纷涉足舆情业务,“网络删帖”、“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网络病毒”和恶意炒作屡见不鲜,不仅伤害了健康的舆论生态,也使外界对舆情行业形成很多误解。

    是补台不是拆台

    经常有人把舆情监测说成或写成舆情监控。“监测”和“监控”,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人们的不同理解。

    监控与监测的区别在于,监控一如美国“棱镜门”事件,使美国互联网顿失道德制高点。而监测是网络用户和政府监管方之外的第三方客观观察,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

    舆情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对网络舆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很多潜在的问题。中国就业促进会素质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网络舆情研究和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网络舆情人才职业培养体系缺失;舆情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养偏低,知识结构不够理想,理工科和跨学科的人才欠缺;行业服务水平偏差;职业秩序混乱,违规现象频发等。

    “术业有专攻,舆情分析不仅需要对纷乱的网络舆论生态心中有数,还需要扎实的数理统计技能,摸准政府运作和企业管理的规律,准确地进行舆情研判,对症下药提出应对建议”,人民网副总编辑董盟君介绍,作为国内首家舆情分析师资质培训项目,人民网做了充分而审慎的准备工作,包括开发科学缜密的课程体系,设计融实务和理论支撑于一体的多元培训方式,专业的讲师阵容,以及动态的网络考试系统,高标准打造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训环境。

    有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份关于“网络水军”的调查研究报告,发现这是一个灰色的产业链,并对该产业的规模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网络水军,有些是从事包装网络红人或产品,不妨视为广告业的延伸;但其中的“网络打手”,经常逾越了市场公平竞争和公序良俗的底线。这对网络舆论生态和市场经济秩序,都是一种伤害。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舆情监测是‘补台’,而不是‘拆台’。它力图用公开回应、透明应对的手法,化解公众与政府、企业之间的矛盾,帮助修复和提升公共形象。我们希望把舆情监测做成‘阳光产业’而不是‘月光产业’,后者不去认真解决舆论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是用删帖等方法回避问题。”

    是危机更是契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波,在近日举办的2013年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从去年以来,无论是用户规模、基础设施、智能终端和应用数据数量、技术支持,移动互联网全方位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首先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由PC互联网转向移动客户端。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网易新闻“跟帖”的特色服务拥有相当的黏性用户,“无跟帖不新闻”的理念积聚了大量的用户参与评论。由此看来,移动客户端契合了舆情事件对于信息传播的各种要求,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社会舆情的发展和管理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认为,互联网不断更新换代,整个舆情的监测行业发展速度惊人,专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舆情分析的难度不断增加。目前舆情监测行业普遍的一个短板,就是分析研判能力不足。由于网络平台上的帖文属于非结构化数据,梳理归纳有技术难度,纯技术公司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企业的声誉管理显得有隔膜,网络舆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复杂国情的突出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像人民网这样集门户网站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于一体,融内容分析与技术开发于一炉的特殊机构,在舆情研判和危机应对咨询顾问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对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庞胡瑞表示:“移动新闻客户端评论的低门槛和自由性,让舆论环境的发展越发严峻,使舆论形成机制呈现聚合化、实时化、迅速化,使得舆情监控和引导更加困难。”

    如何化“危”为“机”,舆情产业又应如何应对移动客户端带来的复杂性冲击?

    庞胡瑞认为,不能单纯认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兴起是危机,它同时也是一个契机。首先,移动客户端促使移动终端“民间意见市场”的形成,为做好舆情应对提供了更加广泛、坚实的数据基础。其次,它集网页新闻、微博、博客、论坛于一体,将所有的信息集合于一个APP之内,为舆情监测提供了最佳的监测平台。

    对于舆情行业来说,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兴起既是“危”亦是“机”,如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则可能加剧负面舆论的传播,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危机。只有善于运用好移动新闻客户端带来的优势,才可能有效地疏通民意,使得社会舆论事件转危为机。(张婷樾)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3&id=62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