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史记 > 正文

烽火岁月——硝烟中的“红色媒体”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综合浏览量:2719更新时间:2015-07-08 16:20:47

编者按 诞生于抗战烽火硝烟中的“红色媒体”,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以笔代戈,记录下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战绩,如号角般唤起民众的斗志,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最大限度地争取了世界对中国抗战的理解和支持,为赢得最后胜利发挥了枪炮武器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抗战媒体”的历史,缅怀前辈,铭记传统。

晋察冀日报:八匹骡子办报 
 
“3000字著文章”和“七进七出”的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出版的《晋察冀日报》

1937年12月11日,晋察冀军区在根据地中心阜平城创办《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辑。1948年6月15日,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从创刊至终刊历时1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党报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用八匹骡子驮着印刷器材,冲破了日寇一次次的扫荡坚持出报。他们将原始的油印机改进为木质轻便的铅印机,用枣木做机身减轻重量,使一匹骡子就能驮一台轻便印刷机,加上其他出版铅印日报的全部物资,靠八匹骡子就驮走了。

1938年4月起,邓拓千方百计从外地弄来几台铅印机和一些铅字。工人还缩小铅字箱,把印刷字盘改为3000字字盘,而编辑记者写稿则都限定在3000字内。《晋察冀日报》的“八匹骡子办报”“3000字著文章”由此传为佳话。

1941年8月,敌人向边区开始大扫荡,日伪军在平山县滚龙沟附近反复“梳蓖扫荡”。当时,报社在铧子尖驻扎了25天,同志们转移了又回来,把出报的器材埋了又挖出来,反复7次,被称为铧子尖出报的“七进七出”,此可谓这支新闻队伍顽强不屈、勇敢机智的一段特殊战斗。

在抗战时期,宣传抗日军民的事迹,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是该报的主要任务。1940年,八路军与日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田间、沈重等多名记者奔赴前线。田间深入正太铁路沿线,连续写了《十六团》等7篇通讯,还有孙犁和曼晴合写的《冬天战斗的外围》等,充分反映了八路军歼灭日寇的胜利成果和英雄气概。其后,仓夷等还报道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雁翎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抗日英雄的报道,代表作有沈重的《狼牙山五壮士》、仓夷的《爆炸英雄李勇》等。

图为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碑

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在平山县里庄村发表终刊启事。(中国新闻出版网)

新华社:强劲的“延安之声”

冲破阻碍将延安声音传播到海内外

坐落在延安清凉山上的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编辑部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的主要业务包括:一是抄收和编译世界上重要国家通讯社的电讯广播,再通过电台向外播发,并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消息”。二是授权发布中共中央重要新闻,并逐步统一了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广播,在抗日根据地处于被封锁、分割的条件下,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发布。三是先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一系列分支机构,新华社地方分社在组织上多与当地党报合在一起,他们抄收新华总社的广播稿供报纸采用,也为总社提供一些以当地抗敌斗争和党政、经济、文化建设为内容的新闻稿。总社通过对分社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加强了新华社在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是新华社先后于1940年12月和1944年9月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口语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及对国外播出的英文文字广播,使延安之声可以冲破重重阻碍传播到海内外。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上一连串有三四个“急电”的英文字样,紧接着又有两个英文单词出现在眼前:“日本投降了!”接着路透社又播出了一条比较详细的消息:日本天皇已经接受盟国条件,宣布投降。再查合众社班所抄下来的材料,也有类似的简短报道。吴文焘飞步走出窑洞,赶往博古的住处,不巧博古刚好外出了。吴文焘顺手捻亮桌上的煤油灯,摇摇挂在墙上皮盒子里的电话机,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嘱咐新华社有新情况时继续汇报。大约在半夜时分,就从枣园传来朱德总司令签名的,勒令敌伪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我军应即进占所有城镇、交通要道,实行军事管制的第一号命令,由新华社向全国广播。

8月14日深夜,新闻台收到几家西方通讯社和塔斯社关于日本将于15日中午通过广播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新华社很快编发了急电,于8月15日清晨对外播发。

至抗战胜利结束的时候,新华社业已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延安总社的人员已达100余人,加上一支由近3万名通讯员组成的业余通讯大军,初步形成了遍布各解放区的新闻通讯网。

小资料:

抗战时期新华社历任负责人

本文根据新华网和中国新闻出版网相关报道整理。 

《解放日报》:以社论为武器
 
以社论为武器,贯彻群众路线、凝聚抗战力量
《解放日报》创刊号

1941年5月16日,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创刊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以一系列社论文章让无数革命战士、热血青年心潮澎湃,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教授王林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解放日报〉新闻评论的历史考察》一文中写到,《解放日报》影响力的重要支柱之一便是诸多新闻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这些新闻评论在战时舆论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战期间我党开展舆论宣传和斗争活动的重要武器。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都曾为报纸撰写社论、代论、文章,使《解放日报》成为直接发出中央声音的宣传平台。

除了在战时舆论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社论,抗日战争中的《解放日报》在群众路线方面也堪称楷模。比如,《解放日报》提出党报记者不是旁观者,而是新生活的参与者、歌颂者,和群众一起劳动生活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解放日报》创刊仅半年就拥有近300多位通讯员,到1942年8月,通讯员已经发展到了400多位。而《解放日报》更是以热情洋溢的指导激发记者和通讯员的内在动力:“请尽量使用自己的笔来替群众讲出他们所要讲的话吧,尽量替我们具有丰富经验而不够执笔为文的工农干部做喉舌吧!”

《解放日报》的这些指导思想也在很多铿锵有力的社论中进一步得到验证。1944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敌后军民的道路——战斗与生产结合起来》写道:“从前战斗会妨碍生产,现在战斗与生产能够结合起来了,敌后的民兵将会有很大发展,这就会更加减少人民在敌寇‘三光政策’之下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并且相当增加生活资料的生产。反过来,敌寇的损失将因民兵的发展而增大,敌寇的掠夺将愈益感到困难。”这不仅是一篇论述精辟的社论,更是一篇指导群众战斗的用兵之计。社论带动了各战区群众与八路军一起共同抗击敌人的蚕食、反“清乡”运动。(中国新闻出版网)

新华日报:战地通讯激励民心
 
全面报道敌占区、战区、沦陷区及敌后新闻
《新华日报》创刊号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创刊出版发行。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重庆继续出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

《新华日报》一创刊,就极为重视前线的军事报道,在国内新闻版专辟《前线战况》专栏,逐日向读者反映战争进展情况。在台儿庄战役中,从1938年2月开始,《新华日报》以大篇幅刊载了特派记者陆诒从徐州发来的新闻、通讯,详细报道了这一战役的经过和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战斗的场面。从2月到5月,《新华日报》连续刊登记者发回的通讯30篇。台儿庄战役捷报传来,《新华日报》立即推出“号外”,并发表了社论,分析这次胜利的意义,给予参战将士很高的评价。

《新华日报》创刊之初,记者较少,而派到敌前和敌后采访的人数却是各报最多的。从报纸版面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报道的地区不断扩大。创刊初期,新闻版都是“本市讯”“本市特讯”等;到二三月,就增加了来自临汾、金华、郑州、青岛、徐州、兰州、香港、上海、安庆、广州、铜山等11地的稿件。不仅敌占区、战区,连沦陷区、敌后也有报道。

1938年10月,日军进逼武汉。10月1日,周恩来从延安赶回武汉,一边部署在重庆出版《新华日报》,一边和《新华日报》的部分员工一起坚守武汉。武汉沦陷前几天,周恩来每天都挤出时间与《新华日报》的坚守人员研究报纸的出版。10月24日晚,周恩来来到《新华日报》办公地,当时报社只有3人留守。当天夜半,日军攻到武汉城郊,周恩来口述了《新华日报》在武汉的最后一篇社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在日军占领武汉数小时前,这期战火中的报纸传到了武汉读者手中。

1939年5月3日和4日,重庆地区遭敌机轰炸,10家报馆遭破坏,国民党中宣部下令各报停刊,5月6日起《新华日报》等报共同出版《联合版》。期间,《新华日报》还将文章在《群众》刊物上发表,同时出油印壁报,继续推出抗战报道。1939年8月13日,《新华日报》恢复独立出版发行。(中国新闻出版网)

盐阜大众》报:从大众中来 到大众中去
 
诞生于华中抗日根据地,从出版之日起即坚持通俗化、大众化办报
《盐阜大众》报创刊时的编辑部就在这两间草屋里

194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创刊,它是一份直接面向广大工农兵的通俗报纸。创办这样的报纸,对华中抗日根据地来说还是首创。《盐阜大众》报在办报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办报路子,以赵平生(即黄则民)为首的一批早期办报人员,从提倡“写话”开始,到广泛开展“工农通讯运动”,不仅解决了报纸的稿源和通讯员队伍问题,而且使报纸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盐阜大众》报的通俗化、大众化,在创办初期就已经形成特色。当时鉴于广大工农兵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创刊时就明确宣告,要把报纸办得让“初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能听懂”。在内容上除了宣传时事和党的政策外,还根据群众的切身需要,刊登各种科技常识、卫生知识和文化娱乐的内容,在形式上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消息、小通讯、小言论、小故事以及小调、快板、墙头诗、连环画等。

《盐阜大众》报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宣传报道,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始终突出时事宣传。二是大力宣传“人民战争”思想,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三是有步骤地展开减租减息、惩奸反霸的宣传。四是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敌人经济封锁。五是普及新文化运动,积极帮助广大工农在文化上翻身。

《盐阜大众》报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战士和锻炼出大批干部。早期参加办报的同志,随着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纷纷被派往新区和大城市办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新闻人才。钱毅是著名作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1944年调入《盐阜大众》报做编辑,编辑出版了《庄稼话》《怎样写》等书籍。胡捷从部队调进《盐阜大众》报,并成长为新闻战士。在解放战争中,钱毅和胡捷因分别到敌占区淮安石塘采访和参加解放盐城战斗采访而光荣牺牲;《盐阜大众》报副主编路汀在抗战中,曾落入敌伪之手受到折磨,后被组织营救出来。解放战争中,因积劳成疾而光荣殉职。

链接

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中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党报之一,《盐阜大众报》1980年元旦复刊。现为中共江苏省盐城市委机关报,是盐阜大众报业集团的主报,既继承和发扬了光荣传统,又与时俱进,成为融权威性、可读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现代化报纸。(中国新闻出版网)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红色岁月中的灯塔

红色电波在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在移动网络时代风采也得到传承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当时解放区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迫切需要口语广播这一武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和其他根据地出版的报刊,受到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很难发送到沦陷区和国统区,偶尔有少量的党报偷运过去,也只有极少数人秘密阅看。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可以通过电波传送,但必须有收讯电台才能抄收,再由译电员译出,方可阅读。除党的地下秘密组织和少数新闻单位外,个人难以办到。我党在国统区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经常遭到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刁难和破坏,无法正常出版发行,许多重要的文献、评论、文章和消息,不能与读者见面。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建立口语广播电台。

1939年冬,周恩来赴莫斯科治病。他与任弼时在同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会谈中,商定在延安建立语言广播电台。1940年3月,周恩来回国时,将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苏制广播发射机拆卸打包空运到新疆,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运抵延安。

有了发射机,毛泽东、周恩来商定迅即建台。经中共中央讨论作出决定,发出建立延安广播电台的指示,并成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工作。周恩来任委员会主任,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周恩来去重庆领导中共代表团后,由朱德主持筹建工作。

艰苦创业建广播发射台

承担建台任务的是军委三局的九分队。军委专门选调曾在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习的大学生傅英豪担任九分队队长。全队三十人中,大多是在延安培训的通讯学校学生和八路军战士,只有傅英豪夫妇是大学生。

军委三局同志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将发射台台址选定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该村离延安城较远,偏僻,便于隐蔽。

三局派阙明等带领一批石匠、瓦工,在老乡支援下,延河支流西川南岸的半山腰,开凿出两孔石窟洞,一孔作机房,一孔作发电动力间。另外在西川北岸沟口,打了两孔土窑洞,分别作播音室和备稿间。为保卫发射台,调30多名战士驻守。

经过三局技术人员反复组装、改装和调试,苏制广播发射机可以使用了,但电源动力也是一个大难题。延安没有发电厂,也没有搞到大的发电机。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采用汽车引擎来带动发电机。延安当时汽油、柴油奇缺,大家又想出用木炭炉烧木炭产生的煤气代替汽油作燃料的办法。

架设天线缺乏钢材,九分队同志把几根大木杆子绑接起来,做成“Y”型的天线,像“木塔”矗立在山头,代替“铁塔”,传送无线电波。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在延安试播音,呼号为“XNCR”。X是国际电信联盟规定中国广播电台使用的代码,NCR是New Chinese Radio的缩写。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由于延安台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稿件便由设在清凉山的新华社广播科提供。主要播报中共中央重要文件、《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文章社论,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革命故事和抗日歌曲等。

1942年底,由于设备简陋,无线电器材缺乏,以致播音时断时续,1943年春因大型电子管被烧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延安台恢复播音,这一天播出的是朱德向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发布的对日寇全面大反攻的进军命令。

延安台的广播主要面向国统区和沦陷区,据记载,沦陷区和国统区有数十万台收音机,能收听到延安台的广播。当时曾接到从北平、南京、昆明、重庆等地带到延安的信。来自昆明西南联大的一封信说:“听了你们的声音,就像在茫茫黑夜中见到了灯塔。”听了延安台广播的人,对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了解增多、认识加深,不少青年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走上抗日前线。更多的人在国统区、沦陷区参加抗日活动。

1949年3月25日,延安台迁北平(今北京),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194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广播电台从此与新华社分离。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性广播电台。

链接

“新华广播”在移动网络时代的传承

“这里是XNCR,延安新华广播电台”。6月15日,新华网新版发布会现场的调频广播电流声,将与会的300多名嘉宾带回到70多年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辉煌岁月。

新华网在全新改版后的首页首屏开辟了“新华广播”专区,并同步上线移动版和客户端版。“新华广播”主要划分为“要闻”“深度”“娱乐”“读书”四大板块,还将添加点赞、分享等互动功能,利用“听”的方式拉近受众与新闻的距离。这也意味着曾在新华社历史上书写下光辉篇章的“新华广播”在移动网络时代得到了传承。(本文根据新华网等公开报道整理)

大众日报: 既是办报队,也是战斗队

亦文亦武,不仅传播抗战动态,鼓舞军民斗志,更拿起武器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

1939年1月1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创刊号

艰难创刊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后,急需一个阵地来宣传分局的大政方针。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创刊,是山东有史以来第一张共产党和人民的报纸。

创刊时,摆在大众日报首任社长刘导生和总编辑匡亚明面前的困难很多,一无人员、二无设备。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亲自动员,沂水当地的进步报纸《青年报》全体加入,并带来重要办报物资:一部收音机、一部油印机、两部电话和纸张。山东分局大力支持,专门给报社配备了十几名青年干部,加之《青年报》的10个人,大众日报初具规模。

由于物资缺乏,大众日报社成立时连个像样的编辑部也没有,刘导生和匡亚明就在借来的民房里办公。报社设有编辑室、营业部、印刷厂、电务室等部门。编辑室有编辑5人,当时并无完善的发行系统,营业室在沂水县夏蔚设报社总发行处,在沂水县黄山铺、蒙阴县坦埠设代销处,报纸一部分由代销员销售,另一部分交山东纵队交通总站送各地八路军办事处代销;印刷厂设在王庄村北四公里外的小山村云头峪,当时印刷厂有破旧的四开机、脚蹬机各一部,一些残缺不全的铅字。有老工人十余人,练习生十余人;电务室只有3名实习报务员和一部收报机。

由于战事频繁,报社被迫不断转移,仅从创刊至1947年10月19日,报社机关设在临沂地区境内的8年零10个月又19天,就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先后辗转于临沂的9个县计30余个村庄。《大众日报》在战争环境中一直坚持出版,因特殊情况不能铅印时,就出石头印、油印报或书页式小报。

既是办报队,也是战斗队

自创刊以来,《大众日报》有整整11个年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在反扫荡的时候,报社组织了游击大队,一是为了保卫报社,二是发动群众反扫荡。

《大众日报》创刊地山东省沂水县云头峪村

1941年11月初,日寇5万余兵力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彻底摧毁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开始,大众日报社组建了3个战时新闻小组,分别执行鲁南巡视、跟随山东分局和留守就地游击的任务。

第一战时新闻小组跟随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相当于大众日报社社长)李竹如去了鲁南。大众日报社唯一的电台分配在第一小组,发报台利用一切非行军时间与延安新华总社及山东根据地其他区保持联系,以新华社山东分社名义不断对外发送沂蒙反扫荡的消息。同时,收报机收取各通讯社的国内外新闻,编辑出版油印《大众电讯》。

随山东分局机关陷入敌军重重包围的,是由通讯部长郁永言率领的第二战时新闻小组。突围中,他们与敌人正面遭遇,随即被冲散。经营部卢再厉在搏斗中头被砍掉,文印员文白拒俘被敌人当场枪杀。有的同志打光了子弹,把枪和机器砸了,文件烧了,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郁永言也在搏斗中牺牲,小组30多人,仅冲出来七八人。

留守的第三新闻小组在分散游击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出油印报。他们用纳鞋底的大针刻钢板,用高粱秸秆当压条,从1941年11月14日到1942年1月24日共出版《大众日报》战时油印版15期,并能基本保持该报原貌。看到报纸,群众高兴地说:“八路军在,共产党在,一定会胜利,决不上敌人的当。”

属于第三新闻小组的印刷二厂厂长肖辉、指导员魏爱民和工人徐芳奎在敌人拉网式的扫荡中被围在北大山的一个山头上,寡不敌众,他们将枪支砸碎,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此次扫荡持续了70多天,大众日报社共有18位同志牺牲,包括通讯部长郁永言、大众印书馆编辑部副主任郭季田,报务主任叶凤川,记者方曙、陈虹,编辑祁若君、雷根,还有报务员、译电员、摇机员、炊事员、交通员、工人等,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

从创刊到新中国成立的10年间,大众日报社共有578位员工壮烈牺牲,大青山十八烈士是他们的一个缩影。一家报社,在10年中有这么多人付出生命,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整个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是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忠实地记录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的伟大历程。1945年中共中央华东分局成立,一直是华东局机关报。1949年,华东局南下,山东分局成立,改为山东分局机关报。1954年,中共山东省委成立,由此改为山东省委机关报,传承至今,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

链接

今日《大众日报

2000年9月28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正式挂牌成立,《大众日报》成为集团的母报。如今,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拥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等18份报纸,《青年记者》《今参考》等5份杂志,拥有山东省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大众网、大众音像出版社等。(本文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网、大众日报官网相关报道整理)

《拂晓报》:奏响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响亮号角

与骑兵团、文工团被誉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

    《拂晓报》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创刊,是新四军第四师的机关报。创刊人和领导人是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的我军杰出军事家、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

    《拂晓报》与骑兵团、文工团被誉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彭雪枫为报纸取名《拂晓报》,意指拂晓代表光明即将来临,并为创刊号亲自撰写了“发刊词”。这份报纸一经面世,就以其鲜明的立场、真实的报道、生动的文字和新颖的版面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奏响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响亮号角。此外,《拂晓报》还发行到延安和国统区,后经国际新闻社介绍远播到苏联、美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39年,毛泽东为《拂晓报》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拂晓报》出版1000期,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拂晓报》初为2日刊,后改为日刊。报纸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油印刻印技术精湛,版面设计新颖美观,当时被誉为华中油印报之冠,曾送莫斯科、纽约展览,被视为珍品收藏。该报存在时间长,坚持8年,共出版1159期。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军民对日斗争事迹、指导部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曾受到新四军政治部多次表扬。

    链接

    新中国建立后,《拂晓报》先后成为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和蚌埠地委机关报。1972年6月停刊。1981年1月1日复刊,是中共宿县地委机关报。目前,拂晓报是中共安徽省宿州市委机关报。

    拂晓报社现下辖三报一刊一厂一网站,即《拂晓报》、《农村孩子报》、《宿州手机报》、《皖北晨刊》、拂晓报印刷厂、拂晓新闻网。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5&id=129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