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推荐 > 正文

微博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信息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2198更新时间:2014-02-07 15:52:58

2006年推特(twitter)问世后,微博迅速在全球崛起,并由此带动了“微表达”、“微动力”、“微公益”、“微电影”、“微博新闻”等一系列富有“微文化”特色概念的流行;碎片化、草根化、非主流化、移动终端化也成为“微时代”的主要特征。

微博新闻成为一种崭新的新闻样态和第一新闻源

微博新闻是指以微博的形式发布的新闻性信息。与传统媒体上的新闻和以往的网络新闻相比,微博新闻具有集成优势、简短、夹叙夹议、互动性强等特点。其发布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而是多为普通公民,因此,微博新闻是一种微博形式的公民新闻。

2013年12月28日,新华网首页在显要位置发布《习近平排队买包子 自己买单端盘子》的消息。随后,人民网、央视网、央广网等重点网站均在首页显著位置加以转载。

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日均活跃用户达到4980万,等于每天有近半亿人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转载或评论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可称之为“微博新闻”。CNN、BBC等国外知名媒体经常直接引用微博用户的爆料作为信息来源,说微博已成为“第一信息源”毫不为过。

微博促进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变革

网络评论的诞生,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成较大冲击,促进了新闻评论的文体变革;微博的迅速崛起,又对传统新闻评论形成第二轮冲击波。具体表现在:一是“小言论”的篇幅更短,《北京晨报》最早出现了“微评论”的评论体裁;二是传统评论的“群言型”特色在微博时代得到了长足发展,“人人都是评论员”成为现实;三是在微博言论的影响下,主流媒体评论的选题和话语方式越来越贴近群众,观点越来越犀利。

微博的话语方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让新闻短起来、活起来、“贴近”起来,一直是近年来新闻业务改革的方向。2012年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明确要求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微博与生俱来的即时性、电报式语言和互动分享等特点,已成为新闻报道文风改革的有益借鉴。

微博具有“草根媒体”的天然属性,其话语方式体现出十足的平民色彩。由于大多数媒体都开有微博账号,因此这种话语方式不仅充分体现于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

微博的“集成式”报道,拓宽了新闻报道的组合方式

微博篇幅虽小,却能将长微博、图片、音视频、链接和话题符、标签等信息形态融于一体,从而使得微博成为当前媒体实现低成本“集成服务”的首选媒介。主流媒体通过微博的开放式平台,可以集成各种新闻资源,对某一新闻进行集成式报道。相对于一般媒体的新闻报道来说,微博“集成报道”的传播速度更快,兼容性更强,组合方式更轻盈,是一种符合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新新媒介”,集成传播效果更加明显。

“人人都有麦克风”,为新闻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微博这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评论员”第一次变为现实。大量没有记者证的“公民记者”的产生,并在微博上首先发布“新闻”,一方面加剧了新闻职业的竞争,向记者这一古老的职业提出挑战;另一方面暴露出微博新闻在真实性、规范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导致微博上谣言和假新闻泛滥,进而影响到“报网融合”的主流媒体新闻质量。

微博的极化表达,对传统的典型报道形成挑战

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发现,在群体讨论时有“群体极化”现象。也就是说,个人置身于群体中,更容易做出极端的决定。微博上的群体极化,表现在对某些问题讨论时的极化表达。尤其是传统媒体引以为豪的典型报道,在微博上很容易遭遇“对抗式解码”,成为被奚落、被攻击的对象。因此,应正视人们长期以来对一些媒体拔高宣传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在报道对象选择、报道技巧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微博时代受众的接受心理。

(作者: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8&id=81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