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不干扰救援不渲染灾情 媒体人职业责任在救灾中彰显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浏览量:932更新时间:2014-08-12 16:24:07

    8月10日10点10分,云南省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人们就地驻足默哀3分钟,防空警报鸣响,汽车、火车、船舶同时鸣笛3分钟,向“8·03”鲁甸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617位同胞的罹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失去亲人的痛苦,也在各方救援中看到人性的善良与坚强。在这场与生命赛跑的大救援中,新闻媒体记录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也在灾难报道中不断成长。

   一名记者的鲁甸亲历

   “我是8月4日在贵阳采访途中接到任务的,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辗转,于5日凌晨2点半抵达灾区,这几天一直都在震区采访。”接到《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电话时,《工人日报》记者邓崎凡语速飞快地说。

   8月5日在鲁甸的第一个晚上,邓崎凡在县工委的办公室过了一宿。而这比起后来的当街露宿,已经算是很幸福的了。邓崎凡告诉记者,由于抢修交通需要爆破等原因,8月6日晚上,他采访结束后被截留在龙头山镇,与很多志愿者一起在路边席地而睡。“因为是临时调整采访行程,我带的全是短袖,整整一晚几乎没睡着。”那一天,邓崎凡写下了《龙头山之晨》,在他的特写中,有受灾群众、武警官兵,也有志愿者等众多因地震而聚集在一起的面孔。

   直到8月7日中午,邓崎凡才吃到了进入灾区后的第一顿真正意义上的“饭”——一碗面条。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以饼干等充饥。他说,不断发生的余震和塌方导致很多救援物资难以及时进入灾区,村里绝大部分粮食都埋在地下,能吃上的主食只有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

   回忆起在鲁甸的几天,邓崎凡的感受是,也许因经历了多次灾难,鲁甸救灾显得更加有序和成熟。“无论是当地政府的反应、组织协调能力,还是救援力量的专业性都值得赞赏。”

   在地震灾区,像邓崎凡一样奔跑在一线的记者还有很多。说起新闻同行在这次救灾报道中的表现,邓崎凡用“专业”来形容。“不干扰救援、不消费灾难、不做失当报道。”在他看来,经历了多次灾难报道的新闻媒体在逐渐成长。

   一张照片引发的争论

   “浑水煮面”是鲁甸地震报道中出现的争议性一幕,从《环球时报》记者对中国之声这则新闻的质疑与否定,到后来微博实名认证为“环球网要闻部副主任郝珺石”的网友paingod在微博上的道歉,这一事件虽已慢慢淡化,却留下了值得警醒的启示。

   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曹晚红看来,在灾难报道中出现这样的争议实属不应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制造争议无异于抢夺了本应属于灾区报道的版面、时段。“我相信,无论是中国之声的记者还是《环球时报》的记者,其本意都是还原事实而非恶意渲染这一事件,但在这一过程中,《环球时报》记者显然放松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记者看到,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也在其微博上写道,“灾后初期,生死为大,因条件有限而用简单处理后的浑水将就,寻常事。灾区军民此刻用水状况如何,何时能告别浑水,需哪些具体帮助,望现场的媒体尽快调查为盼。”

   在中国之声新浪微博的#微评#中,中国之声记者庄胜春这样写道,“假新闻已经过去,央广的同事们心中即便不满,也大多外化为‘轻装上阵’和‘关注灾情’的表达。我们的关注和发声,更多是为让前方辛苦的兄弟不要揣着委屈干活;更多是为让舆论关注的焦点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

   对此,曹晚红评价说,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国广播网、中新网等媒体将视角转换为关注如何解决灾区用水难以及提升灾区用水质量,这样的媒体关注值得肯定。

    一条底线神经仍需紧绷

   “5·12”汶川地震时那个多次打断医生抢救病人的记者,那个扒开即将开走的救护车门询问伤得重不重的记者,一定给媒体人的灾难报道留下很多反思。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尚彬认为,在经历一次次的反思后,媒体记者正在走向成熟。之前很多记者总是想把灾区现场的惨烈传递给人们,但慢慢地大家意识到,其实灾区的惨烈是不需要任何细节进行渲染的,媒体客观报道救灾进展的同时,应更多考虑如何帮助人们远离痛苦,尽早摆脱灾难的阴影。

   我们看到,鲁甸地震发生接近24小时之时,《成都商报》前方记者罗敏的一条微博告诉人们:“由于地震导致部分道路受损,交通已经临时管制,除运送伤员的救护车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得驶入。不要贸然前往灾区,请为生命让路!”这展现出一位记者在灾难面前的理性。

   虽然大多数媒体在鲁甸地震报道中坚守新闻伦理,但也有少数媒体将遇难者照片登在新闻版重要位置。为此,光明网时评频道的一篇题为《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的新闻伦理》的文章指出,“新闻伦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标准也十分模糊,但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要放大灾难伤痛乃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把别人的伤痛展示给大家,不仅徒增悲痛情绪,更是对当事者基本人权的践踏,说这种报道手法是在消费灾难一点都不为过。”

   对此,吕尚彬表示,灾难报道面前,新闻媒体的成长之路还很长,而这其中,以人为本、以灾区救援为本的原则是始终不变的。(李雪昆 赵新乐)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102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