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编辑要尽量保持原作的风貌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浏览量:1971更新时间:2015-07-02 15:41:35

对于我来说,能够编辑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著作,当然是一种光荣,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于漪老师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高度。她的作品,事关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叙事,事关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经验留存,事关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就著作谱系而言,由山西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于漪老师的《于漪基础教育论稿》,是其2008年出版的六卷本“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和2001年出版的六卷本《于漪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延续。3套丛书,构成了一个于漪著述的垂直序列,清晰勾勒出一代名师实践探索和学术演进的完整轨迹。因此我认识到,必须认真对待这部书稿,不能有丝毫马虎。

    剖析作者

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构成书稿的这些文章的独特性,而这又离不开对作者这个人的探讨和定位。

在我看来,于漪老师首先是一位教师,一位终生从教的优秀教师。她的思想,是在丰厚的实践土壤中,经过漫长时间的培育而开放出来的花朵;她的话语,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是带着教育生活新鲜露水的智慧结晶。

作为终生从教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直面现场。这里的现场,既是于漪老师写文章或作演讲的需求背景,更主要的是令于漪老师心绪难平的教育现实。目前,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又乱象丛生,比如西语肆虐、自信缺失等。对于这些问题,她不回避,不虚饰,而是直面矛盾;同时又发现亮点,坚定希望,指引教育教学的光明之境。

二是富有洞见。于漪老师文章的说理方式,有分析,但绝不纠缠;有思辨,但绝不玄虚;有综合,但绝不笼统;有推理,但绝不枝蔓。她的行文中不乏洋洋洒洒、娓娓道来的案例叙事,也不乏对事理的阐述和解说,但在要害处则总能三言两语直击要害。

三是文体独特。于漪老师的很多文章很难明确界定文体属性。且不说那些由演讲整理出来的文章,即便是正式发表的很多论文,文体特征同样非常独特。它们既是论文又不像论文,既像随笔又不是随笔,有论文的理性深度,有散文的随意洒脱,有记叙文的生动鲜活,有的甚至还有报告文学般的丰富与张扬呢!

    因人编纂

基于作者之“人”和作品之“文”的上述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编纂思路。

一是淡化体系建构,突出思想主线。建构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论的完整体系,既与于漪老师的定位不符,更不是于漪老师的初衷。于漪老师一直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思想探索的,她在一段时间内所关注和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便构成了她的思想的主线。把思想主线梳理清楚,不仅有利于呈现其教育思想和语文思想的整体图景,而且方便读者准确把握作为标杆和旗帜的于漪老师当下关注的是什么,进行了哪些思考,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主张,以便澄清认识,增进对话,进而激发自己的思考,明确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二是撰写编者手记,权作阅读导引。这些编者手记,是我学习于漪老师著作的读书报告和心得体会,敝帚自珍,不忍舍弃,便遵于漪老师之命编入论稿,出于野人献曝的一片愚诚,或许对于读者整体把握每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裨益。

三是珍视文章之间的互文性。这里所说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文章之间彼此参证、互相生发的特点。这种互文性,我认为既表现了于漪老师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的整体思维和宏观视野,又使得读者在阅读《于漪基础教育论稿》一书过程中有所呼应,就像山中蜿蜒的小溪,时隐时现之间,不觉让人感到亲切和快乐;又像一部恢宏的交响音画中反复出现的音乐动机,次第演进,遂成为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更重要的还在于保持原作的风貌,因为在原作的原汁原味中有一股于漪老师独有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精气神”。

(兰保民: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129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