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让新闻话语新起来

信息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浏览量:985更新时间:2013-03-07 16:36:18

      曹雪芹有诗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部《红楼梦》,荒唐是假,辛酸是真,感动了不少人,还会一直感动下去。

  回望现实,以守望社会自居的新闻人,读者不仅没有被其报道感动,时至今日,恐怕连感觉都没有。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感觉“本报记者”是个空空道人。记者说得如此大声,读者却什么都听不见。

  翻开我们的报纸,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读者不爱看,报纸还要办,于是乎,报纸逐渐封闭逐渐萎缩,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自绝于读者,也在自掘坟墓。

  抛开内容不说,仅就话语体系而言,老记者浸淫已久,落笔就成官腔,“指出”、“强调”不仅经常出现在领导活动的稿件里,也会出现在写市民和打工仔的文字里。年轻记者都是些初哥小妹,学生腔浓郁。有时候还胡乱简化,“工作人员”可以简化成“工人”,“司机和乘客”可以简化为“司乘人员”,读完整篇稿子,就是找不到“乘务员”。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生态,是老的不辣,少的乱来。结构或许越来越严密,但让人能记住的话,几乎一句都没有。看到满纸跑的都是车轱辘话,经常让人气绝。如果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语),读者宁愿看到裸奔。

  当新闻话语体系偏离了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我们千万别再妄称自己是“主流”,这样不脸红地高声喧哗,只能是下流。当“传统主流媒体”失去了“主流”,就一般化为“传统媒体”。在新一代看来,所有 “传统”的东西,都像是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一样,有股可疑的霉味,让人远离。

  谁抛弃了“传统主流媒体”?不能怪别人,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一群在纸媒供职的人,本应该有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说出的话,金声玉振。写出的东西,涉笔成趣。可惜,记者普遍笔力劲道不够,现实与读者的期望相去甚远。有多远?十万八千里。

  纸媒不是文件,无法强迫人学习。其结果就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如弃妇,不如徐娘。

  咋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是唯一出路,重构纸媒的话语体系不仅必要,而且紧迫。一直是报道改革急先锋的传统纸媒,其实是个“两面派”,一直在说一套做一套。报道别人的改革时绘声绘色,改革涉及自己就欲迎还拒。如果说媒体改机制变体制还需要外力来作用的话,那么,话语体系的改变则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达成目的。每篇稿件,每条新闻,立点新意,说些新话,这样的要求一点不为过。一天之内希望来个面目一新不易做到,一点一滴的改变则很容易。关键是要有方向感,否则依旧在兜圈子,走老路。在改变话语体系时,全体纸媒从业人员都要“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求变,持续不断。目前进行的“走转改”就是个方向,值得警惕的是,千万别流于形式,要在制度上进行固化,不转不改就走,走人。

  传统纸媒“说什么话,怎么说话”不是个理论问题,是个实践问题,关键是个态度问题。现实的榜样就是向网络语言学习,学其生动鲜活,学其直指人心,让纸媒的话语畅快淋漓起来。网络的众声喧嚣里有真金,只要以老大自居的纸媒放下架子,大胆扬弃,就一定会开辟一种新气象。我们抛弃了传统、抛弃了主流,再也不能抛弃了新的话语体系的建设机会。

  深圳晚报2012年11月21日进行了一年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次改版,我们主张形与神兼备,文与质并重。形式上,现代时尚,青春灵动,与深圳大都会的国际化气质相符;内容上,活起来、动起来、软起来、暖起来、辣起来。尊重人文价值,维护公序良俗,与市民守望相助。字里行间,我们减少杀伐之气,致力理性建设,即使有的报道非常辛辣,其价值指向也归于良善。我们改的不是版面,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包含对新闻话语体系改变的坚定不移。

  由此想到纸媒的未来。虽然在新媒体凌厉的攻势面前,传统媒体节节败退。但是,我依然没有对纸媒失去信心。以深圳为例,如果把所有的报纸发行量合起来看成一粒砒霜,把这座城市1000多万的人口比喻为一杯水,将这粒砒霜丢进水杯里,一口喝下去,连感觉都没有。隔壁的香港,700万人口的城市,收费和免费的报纸加起来是400万份,人家活得好好的。总有人提“报纸消亡论”,这是一个“阳谋”。我认为,即使要死,纸媒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横尸遍野。真的这样,纸媒还死得了吗?(丁时照 深圳晚报总编辑,高级记者)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13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