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从可读性看新闻的信息属性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浏览量:1082更新时间:2013-10-24 11:36:45

□欧阳

  核心阅读

  透过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网络还是纸质载体都不过是新闻的介质而已,衰落的只是旧有的载体而不是媒体本身,无论是纸媒还是网络,根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及其基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理念。

  通常情况下,不管是综合媒体平台还是像细分学术刊物这样的专业媒体,人们一般会用“可读性”这个宽泛的概念来界定媒体的质量,门户网站和专业网媒也是如此。可读性的改进、增强、提高决定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媒体的可读性到底是什么?至今找不到确切的定义,不过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可读性,那就是从媒体及其承载产品信息属性的视角来研读。根据《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的定义,“信息”概念可以理解为“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由此延伸,可读性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越能够消除不确定性,可读性就越大,反之,可读性就越小。这正是新闻的信息属性特征,由此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吸引受众的能量,某种意义上说是由新闻的信息属性决定的。

  新闻四方面的信息属性

  新闻信息属性的客观性。这是第一位的基本特征。要消除不确定性,就信息属性方面来说,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我们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时候虚假的新闻会以各种面目出现,更多的时候不是以虚构事件的形式出笼,而是以隐含的背景和文化意义影响受众。比如就单独的事件而言,由于首先出现的事件会携带大量事件本身之外的信息(如事件、内容本身所喻示的另类环境和时间意义),也就是说第一次呼叫“狼来了”会产生积极反馈,因而可能会获得暂时的轰动效应,但只要我们从信息属性的客观性出发,就可以尽量避免不确定性的扩大。比如前段时间微博中的很多虚假“新闻”,如果我们从客观性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排除很多虚假的消息。

  此外,不具备客观性的信息,人们从本义中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内容。实际上不确定性的存在会给决策和行动带来错误的指引,结果是不仅不能消除不确定性,反而增大了不确定因素。因为虚假新闻传递的是错误信息指令,就消除不确定性而言,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狼来了”的结局就是如此。

  新闻信息属性的知识性。所有的信息(包括新闻)传播都是具备知识背景的,相关知识的缺乏会阻碍人们对信息量的获取,这也是决定信息量大小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事件、政策还是科技文化甚或法律等知识都是人们学习、生活以及适应环境所需要的信息,作为接受者,本身也有获取相关信息的积极冲动。就媒体而言,特别是诸如一些专业学术传播平台,其可读性可以说取决于知识性。实际上知识性充分地体现了信息量所蕴涵的意义,新闻从信息属性的视角看,自身是富含各种知识点的综合信息平台,有效信息量大小决定了接受者的态度,有效信息量越大越能消除不确定性。信源所发出的信息流量越有效,接受的信宿反馈就会越积极。

  新闻信息属性的针对性。就媒体及其产品而言,无疑具有结构性特征。所谓结构特征也就是区域性和层次性,可以理解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化结构系统以及亚系统的好尚取舍,狭义理解也可以是趣味倾向。就信息属性而言,这实际表明媒体与受众之间不是单一的信息反馈系统,而是多样、多层面的。

  我们知道,即便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变化,对同一现象所表征的意义也有全然不同的认识。具体而言,比如对事件的报道,读者是否爱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类似事件的兴趣。也就是说,信息(消息、影视作品等)发出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的系统,或者说对特定文化结构的团体或个人,信息的有效性取决于能不能形成反馈,“有用”的信息如果不能得到反馈,显然就是无用的,对于不能从中获取信息量的人来说,其信息量为零。一篇非零和博弈的专业论述,信息量再大,对只热衷于养牛的农户来说可能是没意义的,因为就其所想获取的信息而言,信息量为零。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信息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已存的,但因为信息的需求者取舍相异,信息所体现的有效信息量就会有结构性差别。

  新闻信息属性的延伸性。也就是新闻蕴藏的隐含意义,对媒体专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深入认识的重要特征。无论是突发的动态事件,还是完整的详细故事,其背后都有暗含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技等背景,在新闻信息采集、传递以及反馈等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这些后面的意义及其影响有所了解,否则,不仅不能消除不确定性,反而会给事件发展和社会环境带来更为混乱的局面。

  纸没了,但信息不会贬值

  从新闻的信息属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传播介质作为信息的载体,一方面社会是信息源,媒体是信息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媒体则发挥着信息源的作用,民众成为受众的主体。这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就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形式和内容而言,都表征着信息的基本属性,在不断地反馈(交流)过程中,带来增量信息,逐步消除不确定性。

  我们应该注意到,信息量的大小(可读性)并不总是普遍的,对不同结构的群体,信息量的传递和反馈是不同的。因此,在组织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该,也必然要有取舍,针对不同的群体,或是审视信源(信宿),应该有自己清晰的思路(比如编辑思路),也就是说应该了解你的受众,因为信息的效用不会、也不可能由信源或信宿单极决定,闭门造车,以个人或是媒体出品团队对传播信息效用大小的解读来决定信息采集和传播是不足取的。尽管信息本身及其表现形式包含了信息量的大小,但信息是否有效消除了不确定性,取决于信宿和信源的互动互换关系(反馈)。相对于传播媒体而言,还应该注意到新闻信息蕴藏的隐含意义,着重引导“眼球”,使信源和信宿健康互动,从而在传播(反馈)过程中充分放大、挖掘信息量(可读性)。

  最广泛的获取受众是媒体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本身没有过错,需要引以为戒的是新闻信息传播是否有效不能简单地和信息量画等号,用超量信息代替有效信息同样不足取。可以设想一下,一家包罗万象的媒体可读性是强还是弱呢?撇开经济上的原因,即便是在海量信息中找寻你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就是奢侈的时间浪费,实际上就是信息量(可读性)流失。因为超量信息很可能会是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无关的干扰,是一种人为的“噪音”,或者还会占用信息传播的通道,阻塞信息传播,结果是减少了信息量(可读性)。

  诚然,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无线移动网络及其应用的成熟与发展、微博的迅速普及,使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了广泛的冲击,纸质新闻报刊行将就木已经不仅仅是喧闹,在一些网络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这种现象俨然已经是事实,比如纸质《时代周刊》的停刊。然而,透过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网络还是纸质载体都不过是新闻的介质而已,衰落的只是旧有的载体而不是媒体本身,无论是纸媒还是网络,根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及其基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理念。

  “纸”没了,但媒体仍在,而媒体的影响力、生命力是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信息反馈)决定的。无论是雅致、通俗还是新闻、旧事,吸引受众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根本条件是基于新闻本身所承载的内容,是构成新闻的信息情报,也就是信息量的大小,这也是媒体与“眼球”互动的基础。作为承载的介质,网络(微博)有助于新闻传播的迅捷,但无论新闻以什么形式、手段发布、传播,新闻的核心影响力都来自新闻自身所承载的,以及新闻背后所隐含的信息量。

[责任编辑:张薇]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65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