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手记 > 正文

对话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关中:报道新闻中的人情和冷暖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浏览量:2415更新时间:2015-02-28 11:35:40

  

关中

    本期导读:

    他的作品为黑龙江省赢得了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他参与创办的电视栏目《新闻夜航》,是中国最早的民生节目之一。

    他带过的团队中产生了多位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获得者。

    在这个传媒业者普遍感到压力山大的时代,他说,做新闻是快乐的。

    他是关中,黑龙江电视台副总编辑兼新闻中心主任、新闻频道总监,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

    做点儿不一样的事儿

    在跨入新闻行业之前,关中曾经在武汉军区歌舞团当了8年的文艺兵,专攻小提琴。1984年,关中放下手中的小提琴,拿起笔,转业成为一名记者。

    职业生涯之初,关中做的是文艺记者,当时带他的老师问他,能不能把每次演出写得不一样。“为什么不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这种“做点儿不一样的事儿”的劲头,成为他职业之初即定下的自我标准。

    创造性的工作令人快乐,在与新闻背后的世界不断对话的过程中,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有的时候新闻产生于表演艺术本身,有的时候产生于其他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非常色彩丰富的世界,你只要进去,就都有了。仅演出这个行业,你可以研究一个乐队、一个演奏员、一个鼓手、一个指挥、一个默默无闻的每天给大家收乐器的人,一个钢琴的调琴师,更不用说出名的演员。他的经历、他成功的故事会激励人会启发人。他不好的事又能从另一面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不该做。”

    这种对新闻世界丰富性的探索,是他对工作不甘平庸的追求,也是他对待自我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做点儿不一样的,给自己出一个难题。这也是让人生丰富的条件。”很快,这种不甘现状、寻找非常的工作思路,成为后来他突破局限进行创新报道的力量源头。

    1985年,哈尔滨市发生一起严重沉船事故,171人遇难。入行一年多的关中和其他6名记者被派到事故现场进行报道。然而事故的惨烈程度超出了当时的报道要求。其他6名记者认为稿子写不了。关中却没有放弃。他一路跟随救护站站长等人记录下发生在救援现场的真实故事,写出了反映各方力量奋力救援的现场报道,获得肯定。

    这次经历再次肯定了他“做点儿不一样的事儿”报道思路,更重要的是,从此确立了他做新闻的基本方式和价值观:找到新闻中的人情和冷暖。

    “没有不可以写的新闻。不管是什么样的事,你只要找到了人情,只要找到了温暖,能够打动你自己,也就能够打动你的受众。 ”从这个信念出发,关中后来领衔制作了《攀登珠峰》、《万里追光明》等充满情感激荡和人性力量的作品,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也收获了中国新闻奖的肯定。

从“小事”中挖掘人情冷暖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活跃,中国电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时代视角变化同步的是,电视镜头开始面向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特征的民生新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一时期,关中进入黑龙江电视台,并于1999年参与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民生栏目之一——《新闻夜航》。

    为什么要讲日常中的细碎小事?怎样讲好它们?这是关中在栏目开办之初一直思考的问题。

    《新闻夜航》开始以不同以往的视角挖掘新闻,用通俗、朴实的方式,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用“主题化”的方式串联起“民生”和“和谐”,力图把有意思的事情讲得有意义。这种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关中作为栏目监制的12年里,《新闻夜航》获得两次中国新闻名专栏、三次中国电视名专栏,成为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佼佼者。

    “从‘小事’中挖掘人情冷暖”,关中还把这种做法带到后续节目中,并且深深影响了节目的内容和气质。

    2012年5月20日,黑龙江电视台推出一期特别的《新闻联播》:节目以“刘延东看望‘最美教师’张丽莉”报道开篇,讲到“全国助残日”,从“黑龙江达子香盛开”讲到“鹤岗兴安煤矿被困矿工转危为安……”,以“温暖”为主题串起了当天30分钟的新闻,并在素材中加入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音乐。尽管在采访中,关中认为节目中动人的因素是来源于新闻本身,但这种略带文艺范儿的新颖编排还是为这期《新闻联播》赢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电视编排一等奖。

    人情有冷暖,新闻不止有温情。关中形容社会是个“多色拼图”,新闻要“不动声色”地反映社会每一面,所以他做的新闻有时是温情的、有时是严肃的、有时甚至是幽默的。

    2007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交警联手打击高速公路违法行为,把会场设在了高速公路的收费口,造成堵车。关中组织做了一期名为《交警来开会,高速路堵车》的报道。报道没有直接批评交警的行为,只突出参会司机表扬交警的同期声:“斗严寒、战酷暑,炎炎烈日下,有你们着装严整……”和会场边司机的报怨:“交警开会是为了交通畅通,这反倒不畅通了!”谐谑的报道方式让观众在气愤之余不禁哑然失笑。一则普通的新闻在关中手里被呈现得淋漓鲜活。

“立得住”也要“破得开”

    然而,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和改造,使传播方式和速度发生巨大变化,受众需求变得日益多元,传播主体也不再局限在传统领域。作为电视台副总编辑和频道总监,关中虽已习惯了面对同业来自内容和运营方面的压力,但如今的对手不止来自电视台,更有来势汹汹的新媒体,甚至每个握有可拍照智能手机的人。

    他依然不爱和同事谈收视率,除了数据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他更关心片子本身是否有问题,是否按照职业化标准去操作。“如果做到了,收视率低不要紧,因为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如果稀里糊涂把收视率搞上去了,不算什么能耐。”关中相信,好的内容来自媒体人的信念、对社会变化的把握以及专业化的操作,而好的内容仍然是决定收视率的关键因素。

    对于如何解决现实挑战,他的态度是,既要做“立得住”的时代手艺人,也要做“破得开”的改革实践者。

    “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但我们仍然拥有新闻采集的核心优势”。面对记者关于新媒体的追问,他的回答自信而清醒。他认为,一般爆料人和职业记者在道德操守和对新闻本质反应能力的差距,是职业记者的核心优势。不管传播怎样变化,职业的新闻采集者,依然非常有竞争力。“要把这部分优势保持住。”

    同时,他坚持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对内容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进行全流程改造,向竞争对手学习资本运作和营销模式。对于未来,他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很坦然地承认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人不死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死得晚一点。”

    躲在奖项背后的人

    在同行的眼中,关中在新闻行业的30年做成了很多事。他贡献了一大批新闻名栏目和新闻作品,并持续保持着高产高质的节奏。他带领的团队中,仅《新闻夜航》就培养出17位主任、副主任、60多名制片人、600多名记者、编辑,持续创优的能力被业界称为“黑龙江现象”。

    而在他看来,自己一直在做同一件事——从做新闻中寻找快乐。

    关中积累了广泛声誉,但与原本可以实际获得的奖项相比,他却始终是个躲在获奖作品和同事身后的人。“获奖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奖栏上年轻记者名字后面跟不跟个老人家,你知道,那种激励是不一样的……”。他更愿意把做新闻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即使谈到刚获得的长江韬奋奖,他也强调这是给编辑的奖项,没有别人的底子,编辑编不出好作品,而“最好的编辑是让你的记者出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他带过的团队能够蓬勃发展,成为一种“现象”。

    回顾职业生涯30年,关中用“我”、“你”、“他”三个字来总结。从职业初期那个奋力成长的“我”,到逐渐为团队中的“你”思考,最后回归到为社会中的“他”服务。在“我”、“你”、“他”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关中慢慢加深了对新闻职业的认识。他说,三者关系在变,但有些东西是持久不变的。“就是道义人心,当你做得有情有义的时候,人会得到承载,你的事业也同样会得到承载。”(中国记协网 刘艳丹)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11&id=1169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