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手记 > 正文

林火灿: 在纷繁复杂中捕捉经济发展的真实声音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浏览量:2732更新时间:2015-04-21 16:41:20

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编者按:围绕“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这一主题,中国记协4月9日举办“传媒沙龙”,邀请中央新闻媒体从事经济报道的编辑记者,交流采写心得,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提高经济报道专业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推出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如今的媒体发展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革,网络媒体、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类媒体形态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声音中,有一些并没有真正吃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而是情绪化、片面化、碎片化地看待和分析经济问题。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引导读者正确看待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成绩与亮点,保持耐心、增强信心。

  重量级稿件背后是专业的素养、视角和表达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新形势下,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能不能牢牢把握好新常态的主基调,能不能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下行压力,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记者自身能否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去年以来,《经济日报》连续推出了《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挖掘新动力 开拓新格局》《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等三篇“钟经文”署名文章,这三篇文章系统阐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也对中国如何在先进生产力将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重量级稿件的出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离不开记者们长期以来的理论学习和积累。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我们只有对经济理论、经济形势有了深刻把握和认识,才有可能向读者解释清楚当前的经济形势,才有可能用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专业的视角、更加专业的表达,讲清楚中央一系列重大经济决策和具体改革举措,讲清楚相关政策的背景依据、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讲清楚这些政策举措将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才能为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不敢发出正确的声音是党报记者的悲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随之而来的是,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甚嚣尘上。这些质疑声的背后,有的只是对中国经济的明显误读,有的则是恶意炒作中国经济崩溃论。但无论这些观点声音基于何种目的,作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敢发出正确的声音,则是记者的悲哀。

我们不能否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有着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我们有必要从思想根源上澄清模糊认识,在理想信念上高度统一思想。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做好新闻策划,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及时准确发出声音,从理论阐释、政策解读、形势分析、亮点呈现、难点剖析、公众感受等不同层面,进一步阐释经济发展新常态,回击误读中国经济的论调。

我们要深入挖掘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亮点、新突破,引导读者正确看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我国面临的“三期叠加”的矛盾,为我国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提供重要支撑。

另外,我们也要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把对经济政策的解读报道与老百姓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重点选择贴近老百姓生活、切口小的角度,多从改善民生的角度看问题,多谈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对民生的影响几何,用“外行看得懂、内行看得清”的语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不做“标题党”、“大路货”和不解渴的“快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媒体发展也迎来了新格局,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长期以来,我们或多或少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新媒体传播优势在于快,而传统媒体的优势则在于深度。事实上,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传播绝对不能简单地追求快,新媒体背景下的经济新闻报道,更不能沦为“标题党”、“大路货”和不解渴的“快餐”。

最近几年来,《经济日报》不断加快探索报网互动、报网一体的步伐,探索报纸与网站共同策划、联合作战。去年年底,报社产经新闻部与中国经济网密切合作,联合策划推出了一组《新常态下的产业新动力》特别节目,选择了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产业,把专家和企业家请进演播室,报纸和网站的记者联合采访,访谈内容制作成视频、文字稿件在报纸上刊发,同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推送。我自己参与了其中的一期节目制作,主题是《煤炭业的春天在哪里》。当时,我们邀请了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和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做客中国经济网。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对煤炭产业面临的困境、发展的出路作了深入探讨,把煤炭产业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这些观点经过多种产品包装,多个渠道推送,传播效果呈现了几何级的增长。

回过头来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应该从至少三个维度来提升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一是“求快”,要及时传递出准确的经济信息。二是“求新”,现在的经济新闻报道往往需要大量的经济数据去支撑,而经济数据本身太枯燥,因此我们需要在报道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三是“求深”,要从多种视角、多个维度分析经济形势、解读经济政策,辩证看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11&id=120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