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手记 > 正文

新华社赵超: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浏览量:3069更新时间:2015-04-21 16:43:32

新华社记者 赵超

编者按:围绕“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这一主题,中国记协4月9日举办“传媒沙龙”,邀请中央新闻媒体从事经济报道的编辑记者,交流采写心得,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提高经济报道专业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推出新华社记者赵超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文|新华社记者 赵超

报道走向常态化和系列化

新华社近一段时间的新常态报道,有四个特点:一是已经实现了新常态报道的常态化,从今年2月初开设“新常态新亮点”栏目,截至现在发稿40多篇。二是推出了一批重点报道和力作发出权威声音,特别是两会期间连续三天推出了三篇中国经济新常态述评。三是热点研究,既注重宏观上把握,也特别注重个案的把握,今年2月份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到东北采写了一篇调研式报道《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新东北现象”调查》。四是做好评论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在新常态报道中正确发挥言论作用,紧密配合热点话题,比如在两会后推出了一组“四个全面”系列评论员文章,共5篇。

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4月15日发布,从4月1日开始,我们开设了“首季经济观察”栏目,围绕问题导向,分析一些当前经济热点难点问题,一直持续到15日数据发布当天。在数据发布后我们也策划了一组新华时评,围绕这个数据做一些解读。

走出认识误区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明确新常态的定位。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广大受众了解了新常态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总体上看受众对新常态的认识还是表面化的、粗浅模糊的,甚至有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误区体现在“三化”上:一是泛化,把新常态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二是标签化的倾向,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把新常态当口头禅,甚至当成挡箭牌。三是庸俗化的倾向,现在把反四风、惩治腐败这些政治上的变化称之为新常态,甚至有人把新常态娱乐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对新常态做一个理论上的界定,把新常态停留在中央战略判断的层面,还是上升到一个经济思想的高度?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研究,有了定位才能够统一思想和认识。另外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变化,新常态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常态,而是要与时俱进、加深认识。

认识四种关系

在报道新常态时首先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调结构转方式是基础,从而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第二个关系就是利与弊的关系,克服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关系。第三是变与不变的关系,在报道中应该讲清我们战略发展机遇期没有变,这样就会避免在认识上的误区。第四是忧患意识和坚定信心的关系,我们要客观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给受众讲清楚,让大家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树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另外,在新常态报道中合理引导受众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中,预期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运行,所以有了合理的预期再加上中国经济这么多年来积累的雄厚家底和中央宏观调控驾驭能力的增强,我们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是能够做到保持岿然不动的。

避免两个极端

在报道上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特别是要掌握好分寸和火候,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不同于一般的报道,主流媒体要服务大局,一方面要回应社会关切,而且也要因势利导,所以在新常态报道中把握度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媒体应该避免这两个极端:一是专注一个无关紧要的数据不放,然后就扩大,最后得出不符合现实的结论,导致对新常态的报道中常常会表现为唱衰的论调。二是把一般现象当成普通现象。比如前一段西铁城撤离中国的报道,后来扩大到外资大举撤资中国。在主流媒体中常常表现为缺乏问题导向,缺少辩证思维,容易把经济现象和经济数据割裂开来,有的报道虽然唱响了“光明论”,但是缺乏说服力。

把握主动性

现在新常态应该说是海内外舆论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习总书记在第一次提出新常态后,西方媒体就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在第一时间用醒目的标题对新常态这个概念进行了报道和分析。在这一点上让外媒抢到先机,还有一些外媒借机发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准确解读,从而有力引导舆论。但是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前面说到国内媒体报道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只说亮点,对问题甚至是一带而过,但是反观外媒则强调观点的交锋和辩论。所以我们的新常态报道应该克服自说自话的惯性,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要在写作中增加一些辩证的分析,学习国际化的报道。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11&id=120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