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手记 > 正文

央视财经频道信勇:在故事中讲述经济发展新常态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浏览量:3147更新时间:2015-04-21 16:43:02

编者按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准确解读重大经济政策,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深入解析难点,有效引导热点,是新闻界面临的新课题。围绕“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这一主题,中国记协4月9日举办“传媒沙龙”,邀请中央新闻媒体从事经济报道的编辑记者,交流采写心得,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提高经济报道专业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推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经资讯组主编信勇同志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经资讯组主编信勇

对于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我从两个角度来阐述,第一是央视财经频道正在做的一些节目和策划,另外一个就是怎么做好解读。

正在做的节目从去年底起,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系列报道:

在今年3月份推出15期节目,晚上的“经济信息联播”每天一个角度,从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创新、法治经济、简政放权等10个方面,通过一些案例来阐述新常态的特点。报道“产业结构调整”的那期节目中,说到一位煤老板在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一方面开了一家3D打印公司,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条件,从事生态农业,每年的收入比以前还多,这种通过案例表达的方式更好地阐述了我们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二个系列报道,是对政府工作报告新词汇的解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很多新词汇:创客、三期叠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等,这些词汇也是目前新常态下的一些新元素,理解好这些词汇背后的经济背景和时代元素,也能够更好地解读经济新常态。

第三个系列报道,是“品牌故事”,目前的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更好地宣传自主品牌,因为它是我们未来增长的中坚动力。

第四个系列报道,是目前正在做的“一带一路”行,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6月份,其中包括口岸行、海上丝绸之路、侨乡行,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一带一路”目前的政策实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怎样做好解读关于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我有几个想法:

   正确理解新常态

其实对于新常态,我们开始也有误区,比如起初一些记者就认为,新常态就是经济下滑,最开始大家的理解就是这些,其实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象,从10%到7%,但是背后有许多不同的东西,包括从数量增长到目前要求的质量增长,包括资金、资源的要素驱动升级为创新驱动。另外,所谓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是一种创新与发展的新常态,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变化也挺多,不同时期的新元素也挺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简简单单地做一个定义也是不正确的。

    准确表达新常态

比如说目前做的“一带一路”行,海上丝绸之路,大家之前根据历史的了解,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三条线,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到达了东非,想当然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有这些国家,其实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古时的路线是有差异的,目前的“一带一路”仅包含64个国家,所以报道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另外是标题的准确性,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媒体都想通过标题来吸引人,提高点击率和流量,但标题的不准确也会产生很大的歧义。比如某节目就使用了“新丝路、新思路”的标题,其实“新丝路”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来的,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涵义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在标题和内容上,都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我们做电视的,和平面媒体有差异,一般的报道都是通过人物故事来展现,我觉得这种故事性的表达能让节目有温度,也让大家能有记忆。包括一些有特点的人,通过他们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状态就能反映目前的经济生活,或者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状态,我觉得这些人的故事能更好地反映出目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积极拥抱新媒体

央视财经频道这两年也开始大力发展新媒体,“央视财经”微博是财经频道发布重要财经新闻的第一窗口。目前“央视财经”新媒体的粉丝数已经突破3100万。其中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136万,单条微博的平均阅读量超过40万人次。“央视财经”微信已经拥有粉丝82万人,平均每天新闻的阅读量都在50万左右。

一方面我们重视新网络经济下的媒体受众的新的收视特点,制作适合新需求的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我们也尊重新媒体的创新,也希望在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更好融合。(信勇)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11&id=120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