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介人物 > 正文

对话长江奖获得者刘思扬:从转型到变革 新闻探索永不停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浏览量:1855更新时间:2014-11-28 17:11:03

刘思扬

    本期导读:

    他多次问鼎中国新闻奖最高奖,但梦想依然是继续采写新闻报道;他服务于有着83年历史传统的国家通讯社,却始终追寻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最前沿;他践行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每一步探索,但更要直面改革中的挑战与阵痛。——他就是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总编室主任刘思扬。

    接受我们采访的这个上午,刘思扬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作为一名记者,他要努力推出精品力作;作为新华社总编室主任,他做的是策划、统筹、组织、协调,经常还要上夜班;他要思考的,是如何扎实地推动媒体融合;他所面对的,是传统的国家通讯社向世界一流现代化传媒集团转变的目标。他需要和他的团队全力落实新华社党组要求,将梦想变成现实,一步一步跨越改革的“坎儿”,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洗刷后的媒体新业态。

 最高奖项,是责任与努力的开始

    刘思扬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十六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语重心长话粮改——朱镕基总理与一位县粮食局长的对话》、《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十七大的历史方位》、《领航中国——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么多重要时刻,他都亲身参与、亲笔记录。

    迄今为止,刘思扬已经采写了数千篇新闻作品,用双眼打量社会,用心灵感受时代,用笔触为历史写出旁白。“记录历史、推动社会”,从入职那天起,就是他终身的职业追求。

    他采写和参与采写的有四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两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现在,他又获得了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面对荣誉,刘思扬说,“作为媒体人,传播者,我认为获奖这个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获奖也是个新的开始,是一种责任的开始,是一种努力的开始”。

    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在新技术、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努力和责任又意味着什么呢?

    刘思扬认为:“作为主流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握社会脉搏,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以主流价值观凝聚最广泛共识,以最大公约数聚合正能量,责任十分重大。从这个角度讲,获奖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2年5月10日,刘思扬随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三西地区采访

    当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时,我们以为他会说一些重大的时刻,不曾想,他却深情地回顾了一次大漠里的采访。

    那是2013年新华社对于三北防护林的一次大型主题报道,也是新华社首次尝试用融媒体进行集成报道的一次重要实践——《地球绿飘带》。

    2013年的新华社,处于战略转型向纵深推进并寻求突破的关键时期,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链接市场、对接用户,如何更好地用主流价值观引领舆论阵地。新华社从社长到记者,都在思考:到底用什么作抓手,为未来的报道形态趟趟路呢?很快,用融媒体集成报道的方式,对三北防护林进行采访,成为选择。

    刘思扬回顾了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2013年,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35周年。‘三北’工程于1978年启动、2050年结束,规划区域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2.2%。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其进程与改革开放历程同步,其工程目标与党的十八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时间高度吻合。‘三北’造林这个题材层次丰富、内容多元,为我们提供了集成报道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探索突破点。”

    这个选题既不是突发事件,也不是热门话题,如何才能获得有效传播效果?这需要在传播手段上动脑筋;又如何将静态的报道变成有影响的社会活动?这需要在报道方式和用户服务上做尝试。而这些,都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传统主流媒体,极少遇到的新命题。

    刘思扬回忆说,“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集成报道的总体构想:打造一个品牌《地球绿飘带》,邀请‘三北’地区13个省份的媒体共同参与;按行进、跟进、主打、后续四个阶段推进报道;将集成贯穿报道的策划、采集、编发、加工、营销、反馈、研究全过程。”

    在这样的创意策划下,集成报道团队启动了。行进式、互动式、社交化、服务化,这些正是《地球绿飘带》集成报道的核心要素。采访已经不再是从前传统的记者和受访者的问答,而是在采访过程中,有意识引入用户,让报道社交化。刘思扬认为,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采访本身了,必须以用户体验的思维探讨集成报道的要义和选题的立足点。

    “在从军社长带领下,团队展开了为期4天的‘行进式’报道,对于行进中遇到的人和故事,从军同志希望报道团队要立足大视野、小切口,热投入、冷观察,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力求有起伏、有变化、有悬念。传播手段上,团队每天在微博上预告次日行程、强化悬念设置,实时与网友互动,并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拓展报道,以开放姿态面对用户”。

    谈到在“三北”遇见的人和故事,刘思扬难以平静。

    一贫如洗的女造林英雄牛玉琴,每天带着丈夫留给她的小铃铛,日复一日地过着造林生活。当年,她跟着患有骨癌被锯掉一条腿的丈夫一起造林,“遇到高坡时把拐棍往上一扔人就爬上去,种完树后拐棍往下一扔人就滚下来”。这样的造林英雄,在三北还有很多。感谢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这些人这些事能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并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响,很多网友积极组织援助。而这些故事,也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方网站关注和转载,收获了最广泛的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新华通及在新华通平台上形成矩阵的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和渠道,参与《地球绿飘带》集成报道互动的受众人次超过1.2亿。用户评价说,这次报道改变了“媒体发声—受众接收”的简单传播方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最广泛的受众群体产生互动交流,放大了传播效果。

    刘思扬总结,“这一阶段的报道通过新华社微博、客户端、新华网、新华通、社办报刊及各相关线路进行集成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新媒体报道统筹推进,受众和专业媒体同步参与,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探索了重大主题集成报道的有效路径和实现模式,影响是深远的!”

最重要的转型,是重新理解记者的本分

刘思扬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海量信息的便捷获取,自媒体遍地开花的现状,不断改变着既有的传播格局;新闻从业者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职业精神和专业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新的传播格局,记者到底应该如何作为?

    像前辈范长江一样,刘思扬和他的团队也试图在中国的西北角,用脚步丈量社会,用探索寻找答案。与其说这是重走前辈的路,更不如说是以一种特殊方式,探寻专业记者的出路。在新传播格局中,这个出路就是更加扎实的采访作风,以及更加专业的职业素养。

    《地球绿飘带》的采访历时3个月,报道团队涉及新华社总社到分社各个部门百余人,共发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报道近百篇;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从采访到写作,历时两个月,行程1.1万公里,采访200人,笔记50万字,资料300万字,修改近十遍……

    谈及采访作风,刘思扬严肃地说,“当下最亟需改变的,是工作作风。深入采访、调研,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前提。任何新闻报道,不去采访、不去调查,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新技术革命确实对报道时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样也对记者的采访作风、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那种不去现场采访,不到实际调查,从网上扒材料,东拼西凑写稿,甚至跟着网上传闻走的现象必须坚决摒弃。新闻工作者只有站在时代高点,把准社会脉搏,深入基层调研,反映人民心声,才能正确引导舆论,有效影响受众。”

    另一个所要坚守的,是记者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将扎实的报道与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接受习惯对接,将深度报道与信息碎片化有机整合,这也许是自媒体普遍发声的当下,主流媒体人脱颖而出的法宝。

    “越是信息碎片化的传播,越需要强化我们采访调研的基本功。越是信息芜杂的舆论生态,网民对你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就越有期待。谁去完成它?只有主流媒体去完成它。”刘思扬提出:“要适应信息碎片化的需要,也要看准碎片化传播中的深阅读市场”。

    “内容碎片化传播是当下信息传播一个突出特点。它的长处是信息量大,短板是情感性、思想性不够。我认为,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并不表明深度报道、长篇通讯没有受众。当各种真真假假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微博、客户端,人们需要有判断力的思考,愿意静下来阅读好的作品。我认为关键是两点,一是你的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是否有吸引力、感染力;二是你如何包装,将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推送到受众面前,方便受众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思扬认为,改革、转型对人的冲击难以避免。“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到,转型,是人的转型,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能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在这方面改变自己,那早晚会被边缘化,甚至淘汰。”

最艰难的改革,是体制机制和采编流程再造

2011年,刘思扬参加中德媒体对话会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传统媒体在探索,学界也在思考,试图通过各种案例来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条可以复制的成功范式。从网站、微博、微信,再到客户端,技术为先导带动着媒体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媒体产品尝试。新闻界在改革的浪潮中,希冀能够尽快找出一条大家都可以成功转型的路。

    新华社也在不断尝试,不断扬弃。刘思扬认为,“我们今天的用户是多元、多样的,我们有传统受众,同样也有新媒体用户。所以我们的产品样式、产品的范式也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我认为它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产品的好和不好,应该由用户来评判。去年8月以来,新华社在融合与集成产品的打造上下了很大功夫,生产制作了近百个集成报道产品,内容多样,形态各异,在不同用户群产生了不同反响。评价它的标准是谁?是用户。用户认为好、认为阅读体验好,它就是成功的。”

    以用户体验为标准,倒逼着生产模式必须符合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你必须适应这样的要求,你的传播才能送达用户,在用户那里产生影响”。深刻认识到媒体融合下的信息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是新华社目前必须面对的挑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采编流程上说,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是单一采集,单纯生产,单向发布。媒体融合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融合,这包括策划、采集、加工、发布等各个环节,我们称集成式策划、多媒体采集、聚合式加工、多终端发布、双向性互动、体验性反馈、广渠道营销等。可以说,融合背景下的生产模式越来越是集体性劳动,包括采编、美工、技术、营销等多个方面。

    改变生产模式,再造采编流程,意味着打破甚至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这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传媒集团来说,都是最大的挑战甚至是必须要经历的阵痛。BBC曾经先后在2003、2007和201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人员再配置和裁员。美联社也曾经因为自媒体的普及解聘了世界各国多个分社的雇员。对于改革者和参与者,最难的,就是体制机制变革和采编流程再造。

最有希望的,是仍然在路上

刘思扬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拥有83年历史的国家通讯社,现在,处在变革最为重要的路上。

    新技术革命让这个传统通讯社看到了自己的劲敌,也看到了自己的劣势和优势。作为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传媒机构总编室主任,刘思扬说,“网络公司完全发挥了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整合了所有的新闻产品然后进行推送。他们在新闻采集的成本上是很低的,甚至是为零的。在同网络化、市场化公司的竞争中,我们确实是有天然的劣势。如果跟在他们后面跑,简单模仿他们,我认为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必须发挥我们所长,必须要和用户进行对接,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市场。”

    2008年新华社战略转型,提出“三个拓展”,也就是由传统新闻产品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2012年,新华社战略转型进入向纵深推进并寻求突破的重要节点,新华社党组提出了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要求,核心是推动“三大转变”,也就是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转变,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整合终端转变。经过一年多努力,新华社融合报道、集成服务正在实现常态化,已进入变革体制机制、再造采编流程的关键阶段。

    刘思扬把新华社战略转型这六年探索的成绩,当然也包括“试错”,看作是最为宝贵的战略转型先发优势。他很有激情地说,“我们已经实现了新闻信息产品由单一的产品向多媒体业态的转型,过去我们只有文字、图片这样的产品,今天我们有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新媒体融合产品。我们还拥有了自己的渠道、平台、终端,形成了很大规模,产生了广泛影响,比如以新华网为主体的网络集群,以《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瞭望》《半月谈》这样的报刊集群;在客户端建设上,正在打造国内最大的党政企客户端集群,800多个党政企客户端实现互联互通,将新闻信息服务与地方实际应用相结合,前景光明。”

    说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刘思扬首先说,不会放弃采写新闻报道,他说,“这是新闻人的本分”。同时,他还把自己放在了新华社推进媒体融合的队伍中,建构未来。

    2014年,新华社成立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编室,刘思扬兼任办公室主任。与此同时,新华社总编室成立融合发展中心,进一步加大对融合发展与集成服务的总体设计、创意策划、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新华社正处于改革深水期、攻坚期、关键期。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我们制定了关于构建融合报道平台和集成服务采编流程实施方案,并经社党组批准。下一步,我们就是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实施这个方案,尽快打造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融合与集成产品。”

    “现在已经到了调整体制机制和再造采编流程的关键阶段”,刘思扬说,这是一个坎儿,这个坎儿迈过去,我们前面呈现的就是光明的大道。现在有了明确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只要我们以奋为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去奋斗、去创造,就一定能尽快建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中国记协网记者 刘国铮)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4&id=107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