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史记 > 正文

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信息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1249更新时间:2013-03-12 11:24:43

  【摘要】梳理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从1979年至1994年的形成期,到1995年至2006年的繁荣期,再到2007年至今的转型期。总结中国报纸民生新闻取得的主要成就:强化报媒受众意识、促进报业体制转型、推动社会制度改革。由此展望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走向:强化新闻选择意识、加强深度报道、坚持“民生”方向并借鉴公民新闻理念。

  【关键词】报纸;晚报;报业;都市报;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以平民视角与立场、以与平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为内容的新闻报道。换言之,要成为民生新闻,新闻选材须密切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并以平民的视角和立场去报道这些内容。由此观之,民生新闻不是特定的新闻体裁,也不是某种新闻媒体的专利,它可以呈现于任何新闻媒体上。在国内,“民生新闻”这一术语正式提出于200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之后,但采取“民生”视角和立场来报道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却远远早于此时。民生新闻的萌芽及诞生最早是依托于报纸的,此即本文研究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在于,改革开放后报纸民生新闻与中国报业改革同步发展,记载着中国报业与民生新闻的辉煌历程,对报纸民生新闻进行梳理能大致窥探出中国报业与民生新闻的变革方向。

  发展历程

  形成期:1979年至1994年。中国民生新闻随改革开放后首批晚报的兴起而诞生。自从1979年11月《南昌晚报》复刊并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晚报,国内晚报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作为新中国第二代晚报,这代晚报不同于党报,也不同于“文化大革命”前产生的第一代晚报。报道视角及内容逐渐平民化是它们与当时党报的主要区别。[1]产生这种变化的理由在于:创刊宗旨将报道视角与内容定位于平民。当然,晚报宗旨的平民化倾向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报纸逐渐走向市场。晚报没有党报的强大后盾,必须牢牢吸引受众才能生存,恰好顺应了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潮流。

  与“文化大革命”前产生的第一代晚报相比,第二代晚报注重强化“新闻”内容,更加重视受众的新闻需求。第二代晚报突破了“晚报是日报的补充”、“晚报是拾遗补阙的,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的传统局限,成为全方位报道本地和外埠新闻的新闻纸。[2]

  繁荣期:1995年至2006年。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其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办报风格成为中国都市报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华西都市报》创刊三四年便创造了发行量逾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受此影响,此后五六年间全国都市报猛增至100多家,其办报理念被称为“《华西都市报》模式”[3],其他类型报纸也纷纷把民生新闻视为其重要内容。以广州为例,广州地区的6家日报,除在要闻、时政、经济、法制等各个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以及在日常动态新闻的处理中突出民生新闻价值取向外,在主打本地城市人群的广州新闻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民生新闻的分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纸同城竞争的焦点之一。[4]

  转型期:2007年至今。2007年《楚天都市报》率先提出“主流化转型”,引发以“主流化转型”为主题的全国都市报第二次创业,作为都市报主打的民生新闻由此进入转型期。中国报纸民生新闻需要转型的原因在于:第一,民生新闻低俗化、琐碎化、娱乐化等问题凸显,其品质提升遭受阻碍。第二,公共新闻对民生新闻形成冲击。公共新闻的重要特点在于:媒体不仅报道事实,还需通过议程设置介入公共事务,发起和引导公众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民生新闻关注平民日常生活小事不同,公共新闻更关注公共利益、更关注如何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形成与民生新闻的竞争。因此,有学者认为引入公共新闻理念是民生新闻突破自身缺陷、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途径。[5]第三,媒介生态环境变化。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都市报成功后,党报、晚报、行业报之类的其他报纸争相效仿,导致“泛都市报”现象,使承载民生新闻的传统报媒急剧变化。同时,依托新媒体而生的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抵消了报纸民生新闻的部分优势——不但公民新闻的内容为受众所关注,而且普通受众也可作为报道者参与新闻报道。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5&id=149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