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推荐 > 正文

《今晚报》2012年“两会”报道分析

信息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1312更新时间:2013-03-12 17:45:51

摘 要: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2012年的“两会”报道被赋予了新的特色,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对我国开展各项工作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对《今晚报》“两会”期间的报纸的研究,分析了《今晚报》作为天津主流纸媒对2012年“两会”报道的特色。《今晚报》围绕很多热点话题,提出很多有亮点的建设性的提议,面对同行竞争,如何更好地“自我展示”,无疑也是国内媒体在两会期间必须面对的一大考题。

关键词:《今晚报》;两会;报道特色;数据统计

一年又一年,又是一年三月份,又是一年两会时。

2012年的全国两会,虽然依旧是例会,但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从领导人和老百姓的神经上都不太寻常。这是本届人大、政协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代表、委员倍加珍惜。会场内,委员们众说纷纭、高谈阔论;会场外,记者们心急如焚、挥汗如雨。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两会时难得的“竞技场”——拼素质、拼文风、拼速度。

一、“两会”报道的整体特色

“两会”报道从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大会到2012年“两会”已经进行了六十余年。在这六十年期间,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两会”可报道的范围不断扩大,加之信息量的不断加大,反映在报纸上的文章内容气势恢弘、报道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近些年来,不仅像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两会”报道上各出奇招,新媒体像网络和微博也为“两会”报道增色添彩。作为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两会”报道以生动的新闻实践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程,充实和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报道方式。“走转改”近两年为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气象。如何将“走转改”精神与两会报道相结合,最好莫过于深刻贯彻“三贴近”的原则。报道在围绕两会重要议题报道的原则下,更多地要反映来自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做到不追星追民生,这样不仅关心老百姓之所想,也丰富了思想内容,提升了思想含量。从基本代表的语言中汲取智慧,创新表达方式,得到的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两会”的新闻报道才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近些年来,“两会”报道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不断增强。在增强公开性的同时,“两会”可报道的范围也在逐年扩大。

二、《今晚报》关于“两会”的报道

《今晚报》作为一家综合性日报,创刊于1984年7月1日,日发行量接近百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并销往海外,是天津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今晚报》作为“中国五百最具价值品牌”和“世界报业百强”企业,不仅是天津、国内的著名的报纸品牌,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

(一)《今晚报》的特点

1.先发制胜,当日新闻当日见

《今晚报》的“两会”报道贵在新,记者充分挖掘当天上午的新闻,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发掘创新,保持了老牌纸媒劲旅的生命力和活力。在版面上“今”字扑面、在内容上以“精”字扑面。这对于中午印刷,下午出版的《今晚报》是个考验。

2.后发制胜,当日新闻角度新;独家制胜,当日新闻无遗漏

在策略上有先发制胜、后发制胜、独家制胜。先发制胜指得是在和纸媒的竞争中,谁先抢发到当天的新闻就是胜利;后发制胜使用在时效性落后的时候,记者要用新角度、新创意、新深度和丰富翔实的内容赚取读者的注意力[1]。

(二)《今晚报》报道“两会”的整体特点

1.预先与随机策划相结合

“两会”报道年年有,今年报什么、怎么报是每个“两会”报道者关心的问题。《今晚报》的记者们通过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对“两会”的热点、重点以及报道中可能出现的亮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判。2012年《今晚报》的“两会”报道,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版面的设计上都能体现出精心策划的意识,预先策划好的民生版面和迅速随机策划的内容将《今晚报》的报道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2.版面划分与分工报道相得益彰

《今晚报》“两会”报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成功,最直观的是要闻版与综合版之间的分工划分。要闻版主要以刊发全国性报道为主,确保报道内容的准确及时。而综合版主要以深度报道专题为主,可以进行一系列专题新闻报道[2]。“代表委员议政录”“创造新优势 着力惠民生”这些要闻板块将重点放在民生方面,“滨海新区将崛起和谐新城”“天津代表委员声音”这些综合版的板块将重点深度报道放在了和天津委员的呼声和与天津百姓有关的报道上,让读者有了参与“两会”的现场感。

三、《今晚报》“两会”报道内容的特色分析

《今晚报》对“两会”的报道非常重视,派出了记者和专门摄影的记者。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报道“两会”,既充分发挥了发行量如此大的报纸的引导舆论的作用,又成功地使用创新式报道,使整个“两会”报道不再死气沉沉,富有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道。

(一)重视版面策划,栏目清晰明显

报道出新出彩,策划是前提。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像全国“两会”这样的报道对象,提前进行内容和版面的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策划还要随着“两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其实“两会”报道的比拼也是策划的比拼[3]。每年的“两会”报道记者身处一个庞大的信息场,新闻每分每秒都会涌现,这是考验记者挖掘新闻的时刻。《今晚报》在报道“两会”的时候注意了版面的安排,从报道范围上看,涵盖面广,尤其对于大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策划了特色鲜明的版面和栏目。通过这些版面和栏目来全面深入的报道“两会”,彰显了《今晚报》作为主流报纸媒体的特色和精准的定位。

栏目设置是新闻策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今晚报》推出了“代表委员声音”“财力向民生 实惠送百姓” “两会发言集锦”“代表委员议政录” “创造新优势 着力惠民生” “合力撑起‘半边天’”“滨海新区将崛起和谐新城” “天津代表委员声音”等一批连续性报道的专栏,每个栏目版面简洁大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内容上求新求活,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特色版面优势带动整体报道优势的报道特色。

(二)新闻及时报道,印刷紧锣密鼓

时效性是媒体报道新闻的先决条件,尤其对于“两会”这样世界瞩目的重大政治事件进行报道时,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今晚报》非常重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用最短的时间将稿件进行编辑发送到天津本部,再紧锣密鼓的进行印刷和发放,让老百姓在当天下午就能知道今天上午的人民大会堂里面代表在讨论着什么。

(三)关注民生,紧扣热点

这次《今晚报》对“两会”的报道所体现一个准则是“不是官大才有新闻”,这次他们把眼睛放在了普通代表、基层代表身上,只有把报道重点放在这些人身上,才能真正反映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真正走出会议报道“出席领导+领导发言+会议内容”的套路。《今晚报》不仅对2012年“两会”对社会保障、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立法等举世瞩目的热点话题给予了大量充分的报道,更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使用大量的版面报道了民生话题,充分体现了对“两会”要点的回应和总结作用,更结合天津的发展,大篇幅的刊登天津代表的声音和代表们为天津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的新闻。给读者解惑的同时,发出了作为权威大报的最强音,同时也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四)放眼全国,着重天津

本着新闻接近性的原则,《今晚报》的“两会”报道除了跟进全国性的议程之外,将报道的根基牢固在天津的新闻和区域话题上。比如“滨海新区将崛起和谐新城”。对此,在后期编辑和版面处理上《今晚报》编辑给予了突出处理。在全国性议程和天津本地议程的结合上,《今晚报》对本次“两会”报道进行了有效的运作。

作为天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晚报》肩负的任务不仅是如何将“两会”精神和政策传达给市民、更重要的是如何解释给市民。《今晚报》在这次报道中兼顾了全国性大新闻,也将重点放在了解读关于天津建设的新闻和天津代表提议的新闻上,是这次报道中的创新和亮点。在这次报道中专设的版块“财力向民生 实惠送百姓”“代表委员议政录”“创造新优势 着力惠民生”。“天津代表委员声音”这个版块抓住了天津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扩大了天津代表的声音,通过他们的眼光和见解表达对当下问题的见解和看法。正可谓“笔触与百姓之心共跃”,只有这样,地方“两会”的报道的内容才会让老百姓觉得可读易读。

同时,这些版块具有电视新闻系列性报道的特点,格局分明,形式新颖,使读者能有条理的阅读每条新闻,不仅视觉性冲击强,也起到了引导性阅读的作用。

四、《今晚报》“两会”报道的感悟

一般来说,新闻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施拉姆认为,发展中的国家的适度的信息流动,比从政治统治集团的上层向社会底层的人民的信息流动更重要也更有必要。它必须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现代社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须提供社会可以把老百姓的意愿和需要被转移到政治集团的更高层次的决策通道。我国是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面临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上述施拉姆的话同样适用于我国的新闻媒体单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报道方式的多样性,新闻媒体的“两会”报道因传播的广泛性和报道内容的重要性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虽然2012年“两会”报道已经落下帷幕,《今晚报》的相关报道也如期成功地完成,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学习、借鉴、研究各大纸媒,甚至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是非常必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吸收报道的精华,去除报道中的糟粕,触类旁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而体现在报纸上,真正做到见证历史,感悟民生。

(作者简介:李晨,女,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今晚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736.htm.

[2] 张铁.两会报道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人民日报》2007年两会报道综述[J].中国记者,2007(4).

[3] 张正其.《人民日报》全国“两会”报道方式的探索与思考[D].广西大学,2008.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8&id=15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