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推荐 > 正文

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兼评第22届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信息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2162更新时间:2013-03-12 17:47:15

【摘要】在新闻采写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常挂在记者(通讯员)嘴边的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在为践行这些词而努力,然而干了几年、几十年后,还在念叨这几个词。这几个词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践行好这几个词而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来呢?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013年1月4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然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就得把问题提出来。”可见,这里所指的问题,并不是单纯指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主要指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矛盾。

翻开现在的报纸,经验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工作研究、记者述评、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非事件新闻,读者之所以反应平淡,有的看完标题后就不愿再看内容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报道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发现解决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我们的报道,如果不是反映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读者自然就不会关注。搞新闻的人常说,新闻就得碰响生活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指的就是要抓一碰就响的问题。

二是抓的问题指导性不强。工作中的问题,有具体业务问题,也有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思想性、服务性问题。报纸上的新闻,不是相关的业务简报和文件,而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指南。如果抓的是一些工作动态、生产过程、会议消息、一般性的领导人的活动等,读者自然就不感兴趣。

三是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问题,一个问题该不该抓,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只有抓住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报道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有没有树立问题意识,能否发现解决问题,是衡量记者(通讯员)业务水平高低、基本功扎不扎实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记者(通讯员)能否采写出佳作的基础。

一位多次参加过“中国新闻奖”评奖的评委对笔者说:“在评选得奖新闻时,常常把报道发现解决的问题是否准、新、深,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只要问题发现解决得准、新、深,即使文字写得稍逊色一点,仍然可以得奖。”针对这一点,笔者翻阅了第22届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觉得这些新闻佳作在发现解决问题方面,有如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发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人民群众有什么要求和愿望,都愿向新闻媒体反映。记者(通讯员)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油、盐、柴、米,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新闻媒体只有经常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也才能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如改革分配不公、市场物价不稳、贪污腐败严重、看病难看病贵、行业不正之风,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如果经常报道这方面的情况、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进展情况,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关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采访作风,新闻生命之所系》(评论二等奖作品)、《学校大摆“鸿门宴”家长无奈献礼,石嘴山市八中如此庆祝教师节》(通讯二等奖作品)、《永远不要算计工人》(通讯二等奖作品)、《787死魂灵混进广东新农保》(消息三等奖作品)、《网络不是谣言传播器》(评论三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发现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偶尔发生的,也不是个别的,是具有事物发展动向的问题。有的是新生事物的萌芽,有的是一种倾向的先兆,当前新闻媒体还没有报道过,领导人的讲话和有关文件上暂时还找不到答案,一部分人对此还持有不同看法,等等。记者(通讯员)及时把这些问题反映到新闻媒体上来,就能起到扶持新生事物生长、抑制不良倾向蔓延的作用。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反映的就是具有时代感的重大倾向性问题。2011年初,“节后用工荒”席卷全国,而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难转移矛盾突出,这成为社会焦点中的难点。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就业局长“潜伏”打工的故事。故事主人公陈家顺秉持为官之道——“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吃过“民工饭”更懂“民工难”。这一典型扣动人心,生动展示了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扬州日报》率先报道“潜伏局长”打工的故事后,引发了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跟踪报道热潮。《人民日报》报道的题目是《云南“卧底”局长陈家顺5次“潜伏”访民生》,新华社报道的题目是《走近“卧底局长”陈家顺》,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连续5天追踪报道,陈家顺以“潜伏局长”、“卧底局长”、“民工局长”而享誉全国。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在当年8月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号召向陈家顺学习。2012年4月25日,云南省委在昆明举行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授予他“直接联系群众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可见,报道由于主题鲜活,贴近实际,发现解决了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发挥了很好的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发现解决“热点问题”。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一张不关注社会热点的报纸必定遭大众的冷落,一个胸中无“热点”的记者,也是敬业精神差、责任心不强的记者。记者在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捕捉那些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对其深入调查研究。人们对哪个问题议论纷纷,你就去抓哪个问题,抓住它进行报道,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消息三等奖作品《同仁一日》一稿为例,报道针对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记者一行四人来到同仁医院后,分头深入门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食堂等岗位,历时一整天,边体验边采访,然后连夜撰写,并经四次修改后,最终完成了这篇作品。作品通过大量感人的细节,真实反映了大医院医护人员的艰辛和他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此稿刊发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批示:“走转改”要关注社会热点,现在的有些热点、矛盾与信息不畅通、不对称有关。记者可到医院真实记录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奉献。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鲁炜批示:好创意,好文章,走转改的精品力作。各新闻单位都要拓展走基层领域,直面热点,回应关切,主动引导,用客观见闻,可信、爱读,有效。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在当天的局长办公会上向班子成员推荐了这篇报道。很多卫生系统职工反映:希望出现更多这样的报道。

——发现解决棘手的“老大难”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记者(通讯员)如果能抓住它进行报道,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问题的解决,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像《这里的污染没人管》(通讯二等奖作品)、《医药分开“芜湖模式探路”二次改革》(消息二等奖作品)、《民营医院检查结果公立医院也认》(消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发现解决首次出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以消息二等奖作品《牧民开始用卫星放牧》一稿为例。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但自然灾害一直是困扰畜牧业生产的难题,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牧业科技投入的力度,抵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破坏。记者深入牧区,走访一线专家、牧户,把发生在畜牧业领域内的不为人知的重大新闻第一时间采写出来。这篇消息报道了卫星放牧系统在我国的首次应用,使读者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一发生在畜牧业领域内的重大新闻。消息准确严谨、鲜明生动,写作手法新颖独特。报道见报后,牧民反响强烈,它以首次出现和特有的新闻价值被各媒体广泛转载,有关部门表示,将加快系统的推广速度,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发现解决人民群众中有“疑虑”的问题。以评论三等奖作品《美国媒体为何对“占领华尔街”失声失焦》一稿为例。去年下半年,美国国内“占领华尔街”运动愈演愈烈,但美国媒体却对此集体失声失焦,是何原因?读者中产生了不少疑虑,报社认为这是一个认清西方媒体本质、加强新闻观教育的好教材。于是报社主要领导与评论部一起认真研判舆情,决定紧抓“占领华尔街”这一国际热点,主动设置议题,直指问题本质,要在认识西方媒体和反思中国媒体现状上发挥党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于是便产生了这篇评论。这篇评论围绕美国媒体在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表现,深刻分析其本质特性和制度成因,充分揭露其在“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等理念上的虚伪面具和双重标准。全文立场鲜明,论证有力,充分反映了党报在这一问题上的冷静头脑和理性思考,体现了我们在激烈的中西意识形态斗争和媒体竞争中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章见报后,得到了中宣部和北京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中宣部新闻局在新闻阅评中表扬这篇评论“有助于引导国内媒体和广大群众进一步看清西方媒体的真面目,从而更自觉地把握正确导向,向世界发出中国强音”。同时,此文社会反响也十分强烈,先后被《环球时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首页转载,形成了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局面。

——发现解决事物发展变化中的新问题。任何一个事物,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因此,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时,就不能总是老一套,要随着事物的变化,不断抓新情况、新问题,把同一主题的报道引向深入,这样就能使报道避免一般化、概念化和同质化的通病。以《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又一重要档案解密:91年前的今天,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在重庆诞生,本报获准公开发表〈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在建党90周年前夕,记者在参加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布置学党史的会上,得知重庆是中国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国最早的诞生地的新闻线索,这比已经确定的上海、北京、广州的共产主义组织发现时间还要早,并且这段历史经过了苏共档案馆和毛泽东、董必武等领导人的认定,而且保留了当年重庆的共产主义组织写给苏共的俄文翻译件。所有的史料表明,这是一段经得起历史推敲、检验的史实,是中共党史的一次重大发现。作者迅即深入采访,并与党史专家合作,九易其稿,将最初2800多字的长篇文稿压缩精编,最终在2011年3月12日这个特殊日子刊发。这是一条事物发展中出现新变化并且全国首发的原创性独家报道,新闻事件重大,是中共党史的一次重大发现。新闻发布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材料准确、翔实,背景交代清楚,行文严谨、文字精练,是一篇融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短新闻,此消息在新闻界、党史界引起轰动,文章刊发后,迅即被国内外上千家报刊网媒转载传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全国主流门户网站均在网页头条位置转载,《光明日报》随后追踪报道,并用整版刊发了新闻综述及理论文章。同年7月,由中共档案馆、中共党史学会、《党的文献》杂志社、《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在重庆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学术研讨会”,全国党史和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特别是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以及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重庆市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以官方文件正式确认并公布了这一重大史实和结论。因此,这篇858字的消息,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实至名归。

——发现解决时效性强,稍纵即逝的问题。有人说,“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渣子。”可见,时效的新与旧,对增强新闻的价值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突发性事件,只有快采快发才能不失去新闻价值。以消息三等奖作品《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建成投产》一稿为例。2011年3月29日,中国石化在香港进行业绩发布,董事长、总裁等高层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与香港媒体、海外媒体关注公司业绩、海外收购不同,作为唯一一家受邀的大陆媒体,中国石化报记者将关注点放在国家重点工程川气东送的建成投产上。石化报记者发挥专业特点,行文中对川气东送工程的管线长度、投资、建设周期以及建设过程中克服的困难进行了阐述,尤其对投资者和百姓关心的资源基础、安全环保等问题进行了关注。记者还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告诉读者,工程的建成投产,对优化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提高沿线人民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对中国石化沿线炼化和油品销售企业而言,也可发展CNG加气等业务,推动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石化报是第一家刊发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消息报道的大陆平面媒体,抢占了舆论制高点,以时效性强,抓住了稍纵即逝的问题而赢得了“中国新闻奖”评委的青睐。

——发现解决“以小见大”的问题。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说,“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也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在抓问题写新闻上,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这个看法。以通讯三等奖作品《孩子,武汉有你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一稿为例。近年来,新疆、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不断深入,中央领导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进步典型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此时,在所有媒体中,《长江日报》率先发现和报道了杨昌林这一重大典型,通过杨昌林这个民族家庭两代人的传奇故事,折射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时代主题,彰显了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人间真情,讴歌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大爱情怀,并引起中央媒体的重视和中央领导的关注,使杨昌林这一典型走向全国。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武汉大学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学习杨昌林事迹,解决老人困难;湖北省民宗委领导、武汉市援藏干部纷纷上门慰问老人;武汉藏族学生集体学习该报报道后,每人捐献1元钱,帮助玉树灾区孩子;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新闻界同仁称赞这是一篇“以小见大”报道的成功范例。

怎样才能发现解决好问题呢?著名记者安岗说:“记者应当对一切问题都感兴趣。记者不应该只在笔记上记上几个写文章的题目,他应该有几十个、几百个从群众中来的有普遍兴趣、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观察问题越具体、深刻,题目就越多。”这是经验之谈。发现解决问题在新闻采写中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写出新闻佳作来呢?笔者根据以往从事新闻采写的体会,结合其他同志谈的经验,认为主要应掌握以下诸点:

一是要眼睛向下,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发现解决问题。这就是说,要深入下去,不耻下问。要知道,坐在办公室、招待所闭门造车是永远造不出好车来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而深入生活则是记者的生命。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才能发现生活的底蕴;只有到生活底层的深处去采集,去考察,去发掘,去开掘,才能索取到报道的能量。”这是发现解决问题的经验之谈。它告诉我们,要想发现解决问题,写出新闻佳作,必须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必须到“第一线”去接地气,舍此别无他法。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记者(通讯员)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凭着新闻敏感,才能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是要“敢”字当头,勇于发现解决问题。当记者(通讯员)应该有压倒邪恶的力量,大凡有成就的记者(通讯员),都是敢于触及现实生活、敢于揭露矛盾、敢于迎着矛盾上的战士。如果遇到矛盾就绕着走,回避矛盾,那样是不可能采写出新闻佳作来的。

三是要开动脑筋想问题。采写新闻报道,是集观察、思考、运筹于一体的复杂劳动。其中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是关键的一步。只有经常动脑筋思考的人,笔下才有写不完的题目。

四是“反弹琵琶”找问题。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方式去找问题。有不少新闻事实,如果“正话正说”,按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去构思采写,不仅不会有新意,可能还会让人反感。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找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和角度去采写,就有可能出奇制胜。

五是集思广益“侃”问题。这是一种七嘴八舌“议”问题的办法,它能弥补一个人思维有限的不足,有利于议论出新闻来。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在经济日报任总编辑时,就常常和大家一起“侃”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一坐下来,侃侃而谈……天南海北,街谈巷议,大政方针,草木虫鱼,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聊,而许多题目、点子,也由此而生。……平时苦思冥想、搜索枯肠、了无所得的题目,在这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在这融洽无间的交流中,突如流星入怀。”这是经验之谈。

六是从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基层的许多工作是周而复始的,反映这些工作的报道也常常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有的同志就感到这些常规报道无问题可抓。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诗人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哲人讲,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永无止境。这就说明,记者(通讯员)有抓不完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注意研究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从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只要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真思索、对比一番,就不难找到今年不同于往年、现在不同于过去的新东西,从而抓出新问题来。

七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所站的位置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人和事,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大不一样。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就能抓住事物的新特点,就会有写不完的新问题。

八是学会研究“两头”,在“两头”的结合上去发现问题。研究“两头”,就是研究“上头”和“下头”。研究“上头”,就是要坚持经常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的决策指示和工作思路与意图。站立点越高,研究得越深,问题就看得越准。著名记者艾丰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其道理也就在于此。研究“下头”,就是要研究基层干部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记者(通讯员)要去发现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两头”无论抓住哪一头都能做出好文章来。比如,“上头”有些重要决策未被群众所了解,这时抓住“下头”就能写出好报道。同样,当“下头”有困难、有问题、有呼声需要“上头”知道时,就可以抓住“上头”写出好新闻来。当然,上下“两头”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能在“两头”结合上做文章最好,这样的文章上下认同,价值最高。

九是从积累的问题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志碰到问题就能发现并抓住,有的同志则不然,差别就在于脑子里有没有装问题。脑子里积累的问题多了,一碰到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人和事就会冒火花。这就是积累问题的好处。因此,记者(通讯员)同志,尤其不能忘记随身带个小本子,经常在上面记些问题,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库”、“资料库”、“信息库”,积累久了,就会达到“厚积而薄发”和“左右逢源”的效果。机遇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我们不经常研究问题,临时抱佛脚,那就难以奏效了。

十是加强理论学习,打好发现解决问题的理论功底。理论思维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有的记者(通讯员)之所以经常发现解决不了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理论功底;之所以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就是因为缺少分析、判断、概括、提炼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学哲学,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学好,因为没有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将重要问题发现并加以解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8&id=159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