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推荐 > 正文

从《新闻联播》看信息时代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

信息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2325更新时间:2013-09-16 17:06:00

原题:信息时代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规律——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

【摘要】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从内容、采访、文风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从而启示传统电视媒体应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使“走基层”报道常态化,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基层;舆论引导

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开展“走转改”活动是传统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央视《新闻联播》(下文称《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就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成功典范。

一、弘扬真善美的基层报道吸引人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记者深入基层,用新闻人敏锐的眼睛发掘普通人的真善美,捕捉他们的精气神,做出的报道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

1.选题关注基层

第一,选题关注基层人。《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的记者雷飚曾说,一篇报道是否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首先在人物。记者把目光放在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普通人,记录他们的平凡生活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记录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坚守,如《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中有宜万铁路线上的巡山工、悬崖峭壁间的环卫工、魔鬼路段上的交警、雪域高原上的医生等,这些普通人身上凝聚着真善美,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些报道吸引观众、感染观众,也让观众看到了基层普通人的不平凡。此外,《新闻联播》还策划报道了寻找“最美基层干部”“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普通岗位上的先进人物,将镜头对准他们,这些看得到的人物、听得到的事迹、感受得到的真情在荧屏上出现,真实可信,亲切可感。这种蕴含真美善的报道深受观众喜爱,也使观众从中受到教育。

第二,选题关注基层难事。“走基层”报道敢于触及基层难点问题,不回避边远贫困地区触目惊心的现实,不避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困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展示变革转型期的利益冲突,坚持反映群众心声,这样的报道吸引观众,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同时也体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勇于担当。其实“走基层”报道并不局限于报道难事本身,在反映难事的同时也能够抓住人性的闪光点,弘扬基层真善美,传递基层温暖,疏导民众情绪,引导观众正确看待问题,积极应对问题。比如《皮里村蹲点日记》在报道孩子们上学路难走的同时,更详细报道了一年4次全程接送孩子的马尔洋乡基层干部的尽职尽责,背着孩子过悬崖的退休教师的艰难攀爬;《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除了报道马子硕的求医经历外,更突出报道了91岁高龄至今依然出诊的老院士张金哲的崇高。“走基层”报道以这样的切入点正面引导,观众更受感动、更受启发和教育、更能用积极健康的理性思维克服困难。另外,《新闻联播》还有“走基层”回访报道,真实反映问题解决的情况,让观众看到了努力和希望,传递了正能量,舆论引导力较强。

2.原生态呈现真善美

《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重真实、重细节,轻剪裁、轻喧哗,保持着人物事件的原生态,全面反映基层现状,真实展现基层人的普通情怀,引导人们真正了解基层、认识基层、帮助基层、建设基层。《父母“手工”帮助呼吸 延续儿子生命》中简陋黑暗的居室里,脸上布满皱纹、头发花白的老人,用粗糙的生茧变形的双手有频率地捏着“呼吸球”,床上瘫痪的儿子虚弱地呻吟等,这些原生态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真实展现了基层普通苦难家庭的生活,但老人不愿放弃,母亲用方言告诉记者:“太累了也不舍得放弃,舍不得。放弃了,他没了。不放弃,看看,还能看得到儿子。”朴实的话语中透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真爱,体现了普通人的骨肉亲情,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老两口五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大爱,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原生态生活画面的呈现,深深打动了电视观众,也引发了爱心人士的关注。这样的画面没有修饰,这样的话语绝无雕琢,真实呈现了普通家庭的生活,体现了普通人的情感,彰显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教育了电视观众。

二、蕴含情感的采访打动人

“走基层”的核心是“走”,记者只有走入基层,用心交流,贴近群众,才能挖到“金矿”。《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打动人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心采访,蕴含情感。

1.用心交流,平视拍摄

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否用心交流是采访能否深入的关键。在“走基层”活动中,央视派出了200多路记者,700多人次,建立了200多个基层联络点。[1]记者改变了以往单纯采访者的身份,成为记者和百姓的双重角色,深入基层,与采访对象朝夕相处,用心交流,采访对象消除了顾虑,真情流露,像《杨立学讨薪记》一样有鲜活电视语言的“走基层”报道比比皆是。记者雷飚曾经说,“走基层”的关键是要推倒自己心里那堵墙,走进百姓那扇窗,放下身段,用心交流。[2]31“走基层”报道大多采用平视拍摄。平视拍摄的影像符合人眼观察的视觉习惯,观众觉得亲切自然,有身临其境之感。“走基层”报道镜头对准的是基层人物,平视拍摄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基层的生活状况,同时又能够平等展现基层群众的生活与奋斗、希望与进步,这样的新闻更亲切、更有感染力和引导力。

2.体验式采访,纪实性拍摄

《新闻联播》的“走基层”报道要求前方记者蹲点至少20天,体验生活,纪实拍摄。这种体验要求记者把目光投向基层的普通人,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身体验,用心感受,跟踪拍摄,完整记录,这样带着亲身感受做出的报道会更深入、更真实、更生动、更感人。比如报道《马子硕的求医路》的记者跟随马子硕一家两个月,和他们一起生活、奔波求医,全程记录,拍摄了2800多分钟的素材,最终播出了时长70多分钟的五集节目。[3]37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观众追着看,且“泪如雨下”。参与了《回家的礼物》采访的记者栾婷婷说,他们为了制作100分钟的节目,拍了近2500分钟的拍摄素材,尤其在《邵全杰返乡记》的采访中,记者连续蹲守5天,切身体会到了北京冬夜的寒冷,感受到了农民工的打工生活与回家之路的艰辛。[2]31节目还呈现了售票处170位售票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售票的震撼场景。节目播出后,铁道部调整了购票时间,部署购票点延伸到乡镇,而且一些观众也表示“不再抱怨铁路系统”。制作《索道医生邓前堆》的记者乔亚美,在大山深处亲自体验溜索过江的艰辛和危险,节目播出后引起关注,不到一年,就促成了拉马底村“连心桥”和附近“幸福桥”的落成。正是这样的用心交流,记者们才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真情实感;正因为有这样的用心感受,做出的报道才真正落到百姓心里,有温度、有深度、有人情;正是这样的纪实性拍摄,报道中的镜头才有震撼力,能够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正是这些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才促使了某些“老大难”问题的顺利解决。

三、接地气的朴实文风感染人

电视新闻归根到底是要群众观看,只有观看了才能谈得上舆论引导能力。“走基层”报道的收视率普遍很高,为什么观众喜欢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接地气。在文风上具体表现在:

1.运用群众语言

“走基层”报道的解说词直接运用了群众语言,方言、俗语、俚语、口语等在解说词中大量出现,简单朴实,比如“咱”“俺”“那个”“出息”“最担心的事儿”“奔跑女孩儿”“无盖儿井”等,这些口语化的语言使得《新闻联播》语言亲切随和,给《新闻联播》注入了新鲜活跃的基因,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调动了观众的情感,提升了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另外,有些“走基层”报道由参与采访的记者直接配音解说,他们不是专业的播音员,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他们的语言更接近群众,亲和朴实,用词简单,语速慢,且以现场串讲的方式解说,使观众觉得更亲近,能够以更加随意和愉快的心态来观看新闻,播出效果好。

2.大量运用同期声

“走基层”报道大量运用真实可感的同期声,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可信度,拓宽了新闻的信息量。如“回家的礼物”系列报道有汽车站、火车站扛着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回家的乘客,伴有方言的同期声,传递出节日的温情,弘扬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百姓心声”系列报道中工厂、矿地、车站、超市、菜场等地百姓的回答都是采用同期声,尤其是郑州市一位环卫工瞪着大眼睛冲着摄像镜头说:“嗯,家里?看不到人啊?”这些同期声反映了普通人的心愿,传递了百姓的真情。又比如《流水线上的爱情:小韩结婚记》中小韩母亲的调侃:“我们农村,有水有泥就是水泥路。”这种幽默风趣的大白话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亲切感。2012年央视策划的“走基层”特别调查《你幸福吗?》完全采用同期声,场景不拘一格,状态各异,3550位采访对象原汁原味的回答,袒露了中国民众的幸福观和人生态度,折射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和来自民间的正能量。[3]36“走基层”报道正是由于大量同期声的运用,才让观众有了强烈的参与感,仿佛新闻中的人物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对话,也使得《新闻联播》不再那么严肃,亲和力增强了,舆论引导力也提高了。

3.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故事化是目前新闻界使用较多的一种叙事手法,“走基层”报道的故事化叙事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第一,讲述基层普通人的故事。“走基层”报道不是报道“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聚焦基层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生动清新的“小新闻”,反映了群众的心声与愿望,回应了社会关切的热点,这正是人民大众需要的新闻报道。[4]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跟踪拍摄,认真遴选有情节有冲突的事件,全程呈现普通人的生活,全面展示普通人的创新创造,全景呈现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生动描绘基层的发展进步。《新闻联播》的“蹲点日记”就是以“日记”作为故事的主线,采用连续剧的播出形式,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寻找“最美村官”、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系列报道,把基层同类人的故事通过系列报道串起来,呈现他们的美好品质和高尚人格。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中国现状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真实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真实地呈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也就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既提高了栏目的收视率,也提高了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正如中组部巡视员曾贤钦所说:“寻找‘最美村官’活动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农村基层、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的氛围,凝聚了农村干部队伍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网友也写道:“中国社会需要此般正能量。”

第二,突出有“闪光点”的细节。《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善于用细节来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增强报道的质感,尤其对有“闪光点”的细节加以强调,更能打动观众、更能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廖占富张兴琼:夫妻小学到隔山相望》中学生站在木架上写字、张兴琼碗里的剩饭剩菜、廖老师帮学生洗头等,这些镜头反映了学校的简陋、老师生活的朴素和对学生的关心,尤其是廖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平静地说:“我毕竟是山里人,都走了,山里的孩子谁来管呢?”这一细节更能反映一个教师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尚品质。《黄露露:带上妈妈上学的日子》中黄露露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母亲的事迹很打动人,尤其是她为母亲画的“苹果笑脸”以及照顾母亲的“时间表”的细节,更凸显了女儿对母亲悉心照顾的良苦用心。《西部学生小餐桌》中孩子们吃不上鸡蛋的艰苦打动人,但是发了鸡蛋后孩子们藏起来带给爷爷奶奶吃的细节更加震撼人心。《杨斌圣:用真心化解纠纷》中用数字细节表现基层干部工作的艰辛和坚持,一张1984年8月1日的工作记录细节更加打动观众。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细节,强调的是在苦难生活中的坚持和依然绽放的笑容,更能体现出平凡中的伟大,更能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也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成功启示:传统电视媒体应该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活动,把“走基层”报道作为一种常态化手段,真正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规律研究”(12A022)]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参考文献:

[1]刘俊.探索规律创新手段——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4).

[2]鹿文钊.从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看电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J].中国传媒科技,2012(8下).

[3]龚雪辉.央视《走基层》报道“改文风”的实践与思考[J].电视研究,2013(2).

[4]李元良.心装老百姓做好“小新闻”[J].新闻爱好者,2012(10下).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8&id=597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