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从何而来?

信息来源:《新闻爱好者》杂志浏览量:1069更新时间:2013-02-28 11:25:52

【摘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面对铺天盖地涌来的海量信息,读者在筛选信息时,对那些无吸引力的信息便弃之不阅。为此,要使读者看报纸,报纸上的新闻就必须有自己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从何而来?本文从分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归纳总结出五种写作技法供读者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感染力;谋篇;标题;语言;细节;情

 

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文化快餐时代”和“读题时代”。现在我国每年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000多种,期刊有1万多种,算上广播电视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浩如烟海的新闻完全覆盖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报刊种类、报纸新闻版面的增加,读者停留在每份报纸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曾说:“在美国,电视、广播、电影诞生后,人们不止一次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有完蛋。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因此,报纸的“演进”就必须成为所有报界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指导,而提高新闻作品的感染力,让读者停留在每份报纸上的时间更长一些,便是演进过程中被证明了的有效方法之一。

 

笔者分析“中国新闻奖”中的作品,发现下述五种写作技法是提高新闻作品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一、感染力来自谋篇布局的出新

 

现在报纸上有些新闻报道主题选得好,立意也不错,可由于谋篇布局的写作形式呆板,套数老旧,观点加例子、概念加数字、公文化、公式化,结果把一篇很好的新闻报道写成面孔死板、毫无新意的新闻报道。为了使新闻报道出新有感染力,记者在新闻写作上要在遵循新闻写作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新闻八股”,打破传统的写作框框。我国著名报人徐铸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记者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要把精心采访得来的素材精心‘烹制’后再献给读者。”因此,徐铸成先生把新闻学叫作新闻烹制学。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相互组合奥妙无穷,可以生发出魔方般的无穷变化。如果在新闻写作中着眼于精心构思和对题材的巧妙布局,则可使文章求生动、求新颖、求深度,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热情,使新闻的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新闻的感染力大大增强。以第2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大通道》一稿为例,谋篇布局出新是这篇通讯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经济日报策划了一系列重点报道,抽调骨干记者深入藏区采访。2011年7月1日,恰逢青藏铁路格拉段(格尔木到拉萨)通车运营5周年,报社特派采访组从北京出发,经西宁到格尔木再到拉萨,乘坐火车深入雪域高原采访,记者深入一线,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连续作战,采访了青藏铁路调度所、青藏铁路公司拉萨车队、西宁站枢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青海玉峰铁路维护公司雁石坪工务维护车间、拉萨珠峰购物中心等地,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司乘人员、管护者、藏族群众等深入交流,并采访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报道通过“一条科技路”“一条生态路”“一条幸福路”三个层面展开,回应国际社会对青藏铁路的关切,用准确的统计数据,反映青藏铁路全线运营后,发挥巨大的引擎作用,拉动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事实。用藏族同胞的生动语言、用往返青藏线铁路职工最真切的感受等细节反映青藏铁路已成为一条群众的“幸福路”,并报道了拉日铁路(拉萨到日喀则)建设的最新进展,行文段落短小、事实精练、结构巧妙、布局新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品发表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新浪网、中国铁道网、高铁网、中国西藏网、中国藏族网等网站纷纷转载,作品还入选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优秀作品集》,最后登上了“中国新闻奖”的领奖台。

 

还有“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第21届通讯一等奖作品)、《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第20届通讯特别奖作品)、《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军医、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尉》(第17届通讯一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二、感染力来自标题的亮丽、养眼、抓人

 

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行驶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向我们涌来,让我们无法拒绝。在我们对信息进行筛选时,总觉得很多信息没什么意思,不想看、不想听,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信息确实价值不大;二是标题太过平庸,对眼球缺乏吸引力。而面对后者,我们就应该在新闻标题的提炼上下功夫,如中宣部在《关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的:“要做准、做好、做活标题,善于抓住要点、提炼有效信息,准确鲜明表达核心观点,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具有感染力的新闻,其标题的制作是很精心和讲究的。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使新闻的价值最大化的作用。为了一个好标题,需要作者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标题制作到位,读者一看标题就可以明白正文的大意。在“中国新闻奖”作品中,不少作品的标题是很精彩、亮丽、抓人眼球的。以第13届消息二等奖作品《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为例,标题采用拟人手法,引题为《欢迎“孕妇”归来,不舞新旗;喜送“母子”去,不敲锣鼓,这段青藏铁路又成“无人区”》,排比对偶,多么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看了引题,一幅藏羚羊安详迁徙的生动画卷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主标题《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多么亲切,如诗如画,真切感人。一声“请过”,一句“亲爱的”呼唤,可谓妙笔生花,让人心驰神往,标题的感染力将读者牢牢吸引住。

 

又如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标题采用幽默式手法。“幽默”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林语堂先生也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的确,生活中需要幽默来点染生活激情,新闻标题又何尝不需要幽默来点染新闻意趣呢?幽默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方式,若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曲折含蓄而又耐人寻味的效果。无数新闻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新闻标题,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显然,《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这个幽默风趣式标题,它将就业局长与民工一同外出打工,去体验打工环境和生活,用“潜伏”二字做标题,无疑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位局长为什么要“潜伏”,是怎样“潜伏”的,“潜伏”之后带来什么收效,读者自然要探明究竟。这样的标题就起到了夺人眼球,吸引读者阅读下文的目的。还有“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活用动词,标出了悬念、惊奇和诧异的标题:《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第13届消息一等奖作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第12届消息一等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第10届消息二等奖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首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具有很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好标题。

三、感染力来自运用生动、活泼、形象、优美的新闻语言

 

中宣部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要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在新闻报道中,读者最不喜欢那些重要文件或领导讲话中的“老话”“空话”。作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写稿,用具体、准确、简练、生动活泼的可感性强的语言表达所要报道的事物;要用群众的语言,特别是广大群众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创造、涌现出来的新话语写稿。有些报道,还可以用亦庄亦谐的幽默语言。语言新了,就可以使新闻报道既朴实无华,又形象生动、神采飞扬、过目不忘,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如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文中的下述描写:

 

“‘你只有为政府和乡亲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做到底,才是我的好儿子!’一句话,交给了他如山的使命。”“有人曾问韩萨,想不想让王顺友继续跑邮路?她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只要他天天在家,哪怕什么活也不干,我也高兴。可是他送信送了20年,你要让他不送,他会受不了的。邮路是他的命,家是他的心哪!’”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王顺友因它们而流泪,也因它们而歌唱;因它们而痛苦,也因它们而幸福。有人问,这三个家哪个最重要?他说:‘哪个都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连得紧。三个家,家家都连着同一颗心,一颗为了马班邮路而燃烧的心!”“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记者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开着一片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告诉记者,这种花儿叫索玛,它只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

 

“噢,索玛花儿……”

 

上述描写中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股新闻语言的准确、朴实、简洁、生动的特征外,还兼有电影艺术的画面美、小说艺术的形象美、散文艺术的意境美。它勾画出真实的场景、感人的气氛、活脱的对话,让人读来诗情画意,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其感染力无疑是巨大的。

四、感染力来自小细节、大思想

 

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细小而又有代表性的事情”。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新闻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他那篇著名的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谈话中说:“在外国记者的一些成功报道中,我看有两个东西突出了,一是新闻中的议论,二是细节。”作家李凖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此点对新闻写作同样适用。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各类媒体一直追求的理想传播方式。受众之所以能够因媒体的传播而动情,关键在于媒体能够把新闻事件的情节、细节原原本本地传播给受众。受众都活动在社会生活层面,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是以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为依据的。他们从这些细节中筛选、取舍,情绪随着这些细节而波动,这是人类形成的基本认识规律。新闻传播要打动人、感动人,就应当顺应这个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情节越细越感人”。如果一篇新闻只有事实的陈述而没有任何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景色再美,也只能是雾里看花,难以吸引、感染、打动受众。为此,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应尽可能地挖掘细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

 

世界上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小细节、大思想,作品通过周密的调查形成精致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深刻的现象和事实。“中国新闻奖”中的作品,也大都以此取胜。

 

还是以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为例,文中有下述小细节,大思想的描写:

 

老母亲活着没有得到他一天的照料,临病逝前,喊着他的名字,见不到他的身影。那一刻,他正在邮路上翻越雪山。

 

韩萨说她自己是“进门门里没人,出门门外没人”,想得太苦了就拿出丈夫的照片看看。

 

有一次,韩萨病了,因为没有钱,去不了医院。当时儿子在学校,女儿去了亲戚家,她只好一个人躺在家里苦熬着。不知道熬了几天几夜,当王顺友从邮路上回来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望着丈夫,只有眼泪一股股地往下流。王顺友向单位的工会借了1000元钱,把妻子送进了医院,服侍了她3天。3天后,妻子出院,他又要上路了。握着韩萨的手,他心头流泪,轻轻说:“人家还等我送信呢!”善良的女人点点头。

 

他有一本发了黄的皱巴巴的学生作业本,每一页上面都记满了他在邮路上唱的山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相思相盼的情歌。他说:“那是唱给韩萨的。”说这话时,他眼里有泪。

 

邮路上乡亲们塞给他的好吃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果子,一颗糖,他从来舍不得吃一口,总是带回家,让妻子儿女品尝;每一趟出门,他总是把家里的事一件件安排好,把妻子要吃的药一片一片地数好,包好,千叮咛,万嘱咐。他对记者说:“每次从邮路上回来,当老远能看见半山腰的家时,心里就开始慌得不得了啦,巴不得一纵身就跳到家里,剩下的两小时的路,几乎是一路小跑……”

 

上述细节描写,将母子情、夫妻情、儿女情,展示得一览无余。“为了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能让更多的乡亲们高兴!”王顺友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使受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感动。

 

文中还有主人公王顺友与他的哑巴同事——“马”之间感情的细节描写:

 

“邮路上,即使走得再苦,他从来舍不得骑马,甚至当看到马太累时,他会把邮包从马背上卸下来,扛在自己身上。”“记得他第一次接过吴书记送的那匹马时,来不及说一句感谢的话,一把拉过马头,双手扳开马嘴看牙口,连声说:‘好马!好马!’说完就流泪了。”“前不久,他作为全国劳模去北京开会的那几天,每天晚上躺在宾馆松软的床上,就是睡不好。他说,和马在一起睡惯了,有马在,心头就安稳,没有马在,心头空落落的,即使眯一会儿,又梦见自己牵着马走邮路。”

 

王顺友对马的感情,就是他“为党和政府做事,为乡亲们做事”的感情,他和马一起“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这些关于这个苗族汉子的善良与美好心灵的细节描写,让人敬佩和感动!

五、感染力来自真情实感的注入

 

像新闻界很多同仁所说的那样,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是一种美文,它必须是在充满人间真情实感的氛围中间展开叙述的,如果离开了这种氛围,就正像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穆青讲的:“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反之,一篇好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真情实感才有味。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写新闻固然要告之以事、晓之以理,但还得动之以情。正如中宣部在《关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的:“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真情实感是联系事理的桥梁。清人袁牧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必须用新颖、生动、感人的事实来传播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这种感人的事实,不但要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更要抓住新闻事件中最能打动人的真情。因为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尽管有华丽的词句,也只能像塑料花一样,虽然艳丽夺目,却因毫无生机,不能像真花那样芳香扑鼻而自然动人,谁还会有耐心去读它呢?应该说,文以真情取胜,佳篇每自真情实感出,早已成千古定论。

 

以第1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一稿为例,这篇作品之所以能面世,首先是新闻事实饱含的人间真情深深打动、征服了作者,在面世后又赢得读者的青睐并广受好评,最终登上了“中国新闻奖”的最高领奖台。

 

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介绍,2007年3月18日至22日,作者满怀激情随采访团来到大连、旅顺、沈阳和本溪四地,认真细致、扎实深入地采访了近百名采访对象,包括方永刚的家、办公室、教室等第一现场,获得了大量的细节故事,从而使采写的报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和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典型事迹。写作时,注重运用独特的视角,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言感人。报道分成“如期如盼的生命之约”“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至真至情的理论之光”三大部分,运用新闻手法的敏锐和简洁、文学手法的细腻和厚实,将作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呈现在读者面前,体现出先进人物感人至深的情怀和事迹。

 

由于作者写作时注意情感的铺垫和循序渐进,报道集中展现了方永刚同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报道面世后,由于情真意切,方永刚在受众面前变得真实可信,可以触摸,其情其境得以更深地打动受众,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当笔者在评介此文时,那感情奔涌如滔滔江水,一直在心中涌动,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似乎看到了方永刚身侧贴着胶布和额头豆大的汗珠、解开衣襟,露出身上的导流管,一脸的歉然:“我病了,讲话有点费劲。不然,我会讲得更好更响亮的。”仿佛听到了方永刚虎虎生威的鼻息及绰号“方大炮”洪亮的嗓音。同作者一样,“突然间记起他的生命之约,‘我和冬天有约,白雪皑皑的时候,我要再次走上我心爱的讲台……’”的确,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作为血肉之躯,当然不能脱离凡俗生活,但作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优秀新闻作品,就应既出自凡俗又超越凡俗,飞凌更高的视界:要善于发现社会发展、时代需要弘扬的人间真情,使自己笔下的一切报道对象,即使是极细微平凡的生活,也流溢着奋进盎然的情趣。

 

新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又是通过人们七情六欲的追求而色彩缤纷的。如果我们笔下的新闻作品把这些都舍去了,即使再重大的题材也会成为没有血肉的“骨头”,很难打动人。所以,新闻传播绝不是一位浅薄的“花大姐”,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入心入脑的情感活动。它一旦触发,往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万途竞萌,在受众内心深处引起共鸣共振。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要既有认知需要,又有感情需要。西方有的新闻研究者认为:“新闻要抓住一切能使大多数人感动、任何人都不能对此无动于衷的内容,并把人的感情,即喜、怒、哀、乐、爱、憎等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补充指数。”这位论者还认为,这种补充指数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超过其他因素在新闻中的作用。当然,新闻报道绝非无情物,但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因素,并不是可以任意作渲染的点缀品,而是新闻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新闻中感情的抒发,既不完全同于散文,散文依托对事物的感受,可以直抒胸臆地抒发感情;又有别于文艺作品,小说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抒发感情,戏剧凭借矛盾冲突表现感情,诗歌是感情的凝聚。新闻中感情的表露,主要是靠形象传神,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景中;靠以理导情,优秀的新闻是理性的,但是新闻中的理性又常常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因理见情,理在情中。没有理性、思想的新闻,常常也没有什么感情;感情淡漠的新闻,思想往往也肤浅平庸。优秀的新闻报道,必定情理兼备,情真意切。《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堪称事、理、情交织融合得很好的新闻作品。

 

真情有如新闻中奔流的“血液”。只有“血液”流畅,新闻才能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使受众爱看爱读爱听。这就是新闻中注入真情实感带来的魅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10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