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一周话题:五四青年]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

信息来源:人民网浏览量:1089更新时间:2015-05-07 15:38:19

编者按:在这个街边烧烤摊充斥着“互联网+”,红墙高层会议探讨“媒体融合”的时代,青年新闻人必须要将自己的技能不断升级升级再升级,方能不辜负这个时代。那么,当下新闻人必备的新技能都有哪些呢?

【摘要】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给人形成这样的错觉:记者的职业门槛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消弭,人人都能当记者。本文通过分析,回击了这一错误认识,并揭示出全媒体记者除了传统记者所需的采访、调查、编辑等基本能力外,在新技术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所要达到的新要求,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关键词】 媒体融合;全媒体;记者;能力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媒体探索资源整合,以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其模式多种多样,一个共同特征是:以往条块分割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都不再仅仅生产一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并依靠单一的传播载体为受众服务,而是以“同平台采集、多平台发布”的方式完成对同一信息的立体化传播。以广电媒体为例,电台、电视台将从过去单一的节目播出机构,改造为“一云多屏”的综合节目服务平台。“云”是指内容,即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媒资库,“多屏”是指构建数字电视网络、网站、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终端、全覆盖的内容分发体系。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媒资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综合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基于全媒体平台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所在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记者必须掌握写稿、摄影、摄像、非线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其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的制作标准,具备各自的模块要素,使之能为不同媒介的编辑所用。BBC等实施媒体融合较早的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即使很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也只派一个两三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成员拥有全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一般首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简讯,随即与广播连线,介绍事件的大体情况,然后投入电视现场报道,并为网站撰写博客新闻,力求使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展现。

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产生的,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导致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新技术的“伴随性”——新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持续发展。记者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传输技术,才能完成在不同载体和终端的新闻信息传播。例如,近年来手机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新平台,记者应尽快学会如何快速地向这一平台推送信息,并弄清客户端信息在表述方式以及文字与图片、影像的配合上的新特点。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三、对信息的梳理、求证和深度解读能力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冗余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从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管家”,不仅要为用户及时精选出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解读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信息的梳理与求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充斥其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职业记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对社会影响最大、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进行专业的调查核实,并且有逻辑地加以整合和梳理,最后通过不同终端呈现给用户。梳理、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核实、求证信息的依据是新闻事实。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辟了专栏,用于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缓解情绪、引导舆论,如《人民日报》的“求证”、央视的“这是真的吗”等等,“澎湃新闻”更是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对芜杂信息的梳理、核实,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和调查能力。

    (二)对信息的深度解读

    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还由于信息提供者的非职业化和所处地域的分散性,导致信息常常是浅层的、碎片化的、不可持续的。这时,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就成了专业传播机构在梳理核实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个“净菜”理论,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变为泛滥,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对所关注信息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像菜场为家庭主妇提供“净菜”服务一样,由粗放的告知性向“精加工”式的解释性转变。[2]2007年起,《华尔街日报》大幅压缩了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他们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新闻已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进行纵深开掘的能力,学会在新闻诸要素中重点回答“WHY”和“HOW”,并根据全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必要的信息关联,向用户提供超越“点”事实之上的、具有系统性的报道与分析,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意义分析、前景预测等方面的深度需求。

    四、对信息的研判和评说能力

    “众声喧哗”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为公众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认知水平差异、思考角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还会尖锐对立。这时,专业传播机构的权威观点就显出了极强的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和记者的“船头瞭望者”功能并没有过时。

    (一)以记者的知识积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论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意见之多前所未有,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后流言四起,公众迫切需要权威说法,这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揭示真相,同时兼任新闻评论员角色,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观点。当然,记者发表观点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扎实的调查采访,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能及时发声的评论员型记者将越来越受欢迎。

    (二)在与相关人士及受众的互动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结论

    公众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可以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适时交流沟通,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媒体在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中得出结论、发表观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电子和网络传媒的评论类栏目,都采用了记者与嘉宾、新闻当事人、公众在线或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舆论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中有个“有话说”板块,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后,常常以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相关人士发表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听取观众意见,边“说”边“议”。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准确的价值判断,更要有高超的话题驾驭能力,能在互动中敏锐地发现亮点,及时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包括技能、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都臻于完善的全能型记者,虽然是努力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度很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掌握全媒体传播所必须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专多能型记者。传媒机构有必要了解每一位记者的业务特点,通过各人的长项相加,以实现报道团队的优势最大化。

    注释:

    [1]赵亚光.生成“水波纹”效应.视听界,2012(04).

    [2]赵亚光,刘万松.深度报道:扬传统媒体之优长.视听界,2013(06).

    (作者赵亚光 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122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