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一版如何避免“千报一面”?

信息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浏览量:911更新时间:2014-02-11 17:22:07

 一版如何避免“千报一面”?
——光明日报一版主创谈近期改版策划与报道创新

  记者:此次光明日报一版改革,在突出特色、避免党报“千报一面”“千头一面”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张淼(光明日报总编室一版主编):刊发重磅理论解读文章,讴歌知识界的创造和奉献,一直都是光明日报的鲜明特色。此次一版改革,我们在继续保持光明日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为努力方向,更加注重强化理论解读,增强版面思想性,同时关注“中国梦”的广阔画卷,展现知识分子、创业者追寻梦想的实践,体现光明日报的独特面貌。

  比如,2013年11月25日起,光明日报一版品牌栏目《光明专论》连续推出《为什么说这次全会是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重要会议?》等“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谈文章,全方位解读三中全会精神。这些文章大部分不超过3000字,从问题出发解疑释惑,清新朴实的语言让理论文章十分“悦读”。2013年12月6日刊发的《山坳人生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讲述了12位70后、80后十年如一日坚守麻风村的“出彩人生”,引起社会对麻风病人、麻风防治工作者的更多关注,也推动各界深入思考怎样更好地做好麻风治疗与防治工作,思考什么是“出彩的人生”。

  记者:为落实“改文风”的总要求,光明日报一版在新闻策划、报道形式等方面有哪些具体操作手法?

  张淼:从选题来看,一版的新闻更接地气,情理兼备。2013年12月11日刊发的报道《春天的脚步深深浅浅》,向读者讲述了农民父子沈克泉、沈昌健研究杂交油菜的酸甜苦辣,呈现了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矢志不渝。2013年12月13日刊发的《与农为伍 与农共舞》,聚焦全国劳模武胜耀坚守供销社事业,并使供销社成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的故事。沈氏父子、武胜耀是普通的,也是闪亮的,这样的追梦者就在我们身边。将视线对准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回望他们的脚步,是新闻人的责任。

  从形式来看,一版的报道更加多样,见人见事。活用、创新新闻报道形式,这是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的关键。我们让理论文章、报告文学、口述历史上一版、上头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比如报告文学曾产生了无数让人难忘的经典,但近些年很少见诸报端。2013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一版刊发了报告文学《“花王”杨铁顺的故事》,勾勒了中国“花王”杨铁顺的梦想实现之路,笔触细致入微,语言清丽生动。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党委书记纪维建致信光明日报《喜看一版头条刊登报告文学》,认为“一位技校毕业生创业追梦的经历,恰恰是当今中华民族复兴路上千万个创业者的写照”,应该说,这封信表达的是不少读者的心声。

  记者:“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版面令人印象深刻,请问一版在版面设计上有哪些改革突破?

    张淼:一版是整个报纸的脸面或说门面,当今报纸的一版版面设计,不仅要力求编排时尚大气、清丽典雅,而且要特别注意贴近受众的阅读、欣赏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增强版面的吸引力。一方面,我们在版式上不拘泥于新闻稿件条数等,宜大则大,不惜版面,充分体现;宜小则小,不掺水分,保证干货。2013年12月2日一版对“嫦娥三号”开启落月之旅的报道,以一半的版面进行了重点处理,文字效果、图片使用、标题制作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强化图表使用,增加版面信息含量,增强版面吸引力。在“快阅读”时代,如何让读者在更短的阅读时间里得到更多信息,是媒体特别是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更多使用图表,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如2013年12月9日一版,南水北调东线、11月份经济数据两张图表的使用,就使得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清晰了解重大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数据的指向。 (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瑾)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81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