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 > 正文

善入善看善思:让新闻典型赋予新意——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采写体会

信息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浏览量:1758更新时间:2014-02-11 17:22:47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采写的新闻《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获得了报纸消息类一等奖。评委认为,这篇报道以小见大,反映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的变迁及百姓所感受到的政策“福利”。

作为一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开封记者站的记者,《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是我2012年采写兰考一系列文章中的最后一篇,是一篇规定动作之外的新闻。

我为什么关注兰考

兰考,隶属河南省开封市,是豫东平原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大县;它在中国,是一个政治大县,又是一个树立了50年的新闻典型,它因焦裕禄而闻名全国,它因焦裕禄精神而富有。

从道理上说,中国关注兰考,河南更应该关注;新闻界关注兰考,河南日报更应当关注,作为河南日报驻开封记者站记者,关注度只能是更高——此为工作责任。

作为政治大县,关于兰考、关于焦裕禄的新闻作品非常多,兰考这个因焦裕禄精神而富有的地方,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必须让这里的新闻常写常新——此为工作态度。

2011年11月8日,恰逢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验交流会在兰考举行。中宣部、中国记协和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代表,深入基层实际,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完成了一次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的心灵之旅。

当年夏天,因集团工作调整,我到了开封记者站。参加交流会时,兰考的情况我还不是太熟悉。这次活动后,我把焦裕禄同志当年树立的双杨树村、赵垛楼村、韩村、秦寨等“四面红旗”作为自己走基层的联系点。

深入,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兰考

2011年11月其后的5个月,我6次去兰考。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深深地感受到,兰考这个因焦裕禄精神而富有的地方,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取之不竭的新闻资源宝库。我采访的对象前后多达100多人,上自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20多岁的青年,从普通百姓到县委书记,只要提起焦裕禄,个个都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回忆、描述、歌唱、吟诵,这种采访的境界在其他地方是很难遇到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的采访状态也越来越轻松,采访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因为我的采访对象个个都是故事家,个个都是有血有肉、丰满得让你无须再添枝加叶的活生生的人物。

什么是当下真实的兰考?

采访中,我发现兰考各级干部身上体现的是几十年永远不变的谋求发展的责任。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说:“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泡桐、治风沙,也许没想到会给兰考人民留下一座‘绿色银行’;也许更没有想到,他给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正是受到这样的精神感召,1999年,在外做生意已有百万家产的吴青云,被乡长请回老家双杨树村。此时的双杨树村,7年换了8任村支书。

精于管理的吴青云,并不想接这个带着“四面红旗”光环,实际已是组织涣散、治安混乱、群众贫困的落后村子的村支书。“正是焦裕禄在我心目中的位置,让我回到了双杨树。”吴青云说。

“回来第三天,我家的屋子就被人点了。”这把让爱人吓得直哭的火,反而点燃了吴青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决心,“有事和群众商量,和百姓永远坐同一条板凳,百姓不会不认账”。

2005年,双杨树村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五好党支部”,2011年双杨树村跃居兰考首富村。吴青云的这个“村官”板凳,到今年已经坐了14年。街上的嫂子们早已经不叫他刚开始时叫的“领导”,而是直呼他小时候叫的“二孬”。

采访中,我还发现兰考普通群众身上体现的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坝头乡张庄村,是上世纪60年代兰考最大风沙口的所在地,沙口宽度达4公里,路人行走艰难,自古就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1963年,焦裕禄带领群众,在此打响了向风沙夺粮的第一枪。而今,村支书文伟清自编了这样一首诗:吃穿不愁,白面馍,热腾腾;拍黄瓜,熘洋葱,上午面条锅里蒸;晚上几个菜,喷喷香甜都不赖;喝着酒,叨鸡蛋,全家吃得真香甜;老婆抿嘴,孙女笑,奶奶高兴直鼓掌;不忘焦书记,这都是共产党给我们的洪福享!

正是有了这5个月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经历,在深入中,我掌握了兰考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内涵;在交流中,我把握了兰考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于是成就了2012年我在《河南日报》上发表的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有关兰考的新闻报道。

2012年4月5日、4月25日、12月3日,《河南日报》分别在重要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三篇关于兰考、关于焦裕禄精神的新闻稿件:《兰考:三年之变》《丰碑的力量——焦裕禄精神在兰考》(以下简称《丰碑的力量》)《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三篇文章分别获得了报社优等稿件和月度精品奖,其中《丰碑的力量》还获得了河南新闻阅评的撰文表扬。

三篇文章一脉相承。写反映兰考发展之路的3500字长篇工作通讯《兰考:三年之变》带出了6000字《丰碑的力量》的主题,《丰碑的力量》凝练出了《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的历史沧桑。

应当说,这三篇文章的着力点都是写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但三篇文章做到了报道角度完全不同:《兰考:三年之变》反映兰考成为河南省直管县3年后的发展之路;《丰碑的力量》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兰考不断发展只是果,而代代相传的焦裕禄精神,是兰考巨变的根本原因;《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则写出了历史厚重感,突出兰考百姓“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闻事实。

为什么我要写《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有一个背景需要交代。

《兰考:三年之变》发表后,兰考县委的同志把一份兰考工作专题汇报和刊登《兰考:三年之变》的《河南日报》一起寄到了中央有关部门。2012年4月1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专题汇报进行批示。批示说,“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批示传达到河南以后,4月20日,根据河南省委常委会的意见,河南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持续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通知》。通知下发当天,河南日报编委会立即拿出了包括1篇新闻通讯和5篇社评在内的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批示精神的报道方案。编委会指派我承担通讯的采写。

接到任务后,我压力不小。虽然兰考的情况我已很熟悉,但刚刚在《河南日报》一版头题推出了反映兰考全貌的《兰考:三年之变》,内容如何跳出来?

集团领导揣摩出了我的心思,编委会当即确定了报道思路: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兰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必有原因。这篇文章立足焦裕禄精神,一定要把焦裕禄精神在兰考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写足写透。

这个报道主题让我豁然开朗。尽管采访时间只有一天,写作时间只有一天,但是有了先前的几次扎实采访,我这次的采访状态比较轻松,报道思路非常集中:我尽可能地采访各个层面的人物。根据采访计划,我尽可能地到焦裕禄同志当年比较关注的一线现场。

那天,我去了当年兰考最大的风沙口所在地坝头乡张庄村,去了当年焦裕禄赤脚治理水灾的三义寨乡南马庄,去了当年盐碱最为严重、如今是兰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的兰考产业集聚区,去了焦裕禄到兰考第一天泪流满面面对灾民的兰考火车站,去了每年让百万参观者心灵震撼的焦裕禄纪念园和焦桐园。这些地方,让我再次零距离地感受了焦裕禄精神。

事实证明,报道思路是正确的。虽然时间很紧,但采访内容非常集中,就是紧紧围绕几十年来焦裕禄精神对兰考党员干部的影响这个中心,最后带出党群鱼水情深的重大主题。

《丰碑的力量》推出后,在河南省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通过这篇报道的采写,让我对习近平同志的批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50年时间里,兰考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从一个逃荒、极度贫困的地方,发展成为河南一个群众就地就业、百姓幸福的富裕之地。

习近平同志的批示,距离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工作,已经整整50年。兰考作为长久不衰的新闻典型,新闻报道可谓不胜枚举。而习近平同志梳理出来的兰考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个令人震撼的新闻事实,是十分有新意的,报道出来必定引起社会共鸣。2012年5月初,我有了创作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的冲动。

为什么我这样写《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创作冲动有了,但如何报道出来?50年的时间跨度,由谁来讲?50年的变化,回顾贫穷、罗列成绩,震撼力显然降低。

我想到了兰考火车站:

“兰考火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1962年12月,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上任第一天在兰考火车站看到此景,发出“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誓言。这一幕,记录在穆青等写下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从兰考火车站这个小小的“窗口”,亿万读者记住了兰考的贫困。

50年的时光里,兰考火车站默默地见证了兰考的发展史:1962年12月,焦裕禄到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当下,兰考经济发展迅速,兰考富裕了,兰考百姓又坐着火车回到兰考安居乐业。

这三个极具典型意义的“镜头”都让兰考火车站捕捉到了。借鉴文学写作中拟人的手法,将兰考火车站赋予生命,让兰考火车站来诉说兰考经济社会的发展。既然是带有镜头感的场景,用消息体裁应为最好的报道方式。

在《丰碑的力量》发表后一周左右的时间,我基本上确定了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方式,但作为消息,缺少一个新近的时间节点,缺少一个鲜明的报道对象。

我想到了务工人员。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而兰考多年来也是河南重要的劳务输出大县。从劳务人员数量的变化,完全可以阐释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

于是,在2012年的5月份,我就明确了主要采访对象:兰考劳务输出人员代表、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兰考从事劳务输出业务的代表、兰考返乡创业代表。

报道对象有了,但我还要等时间节点。作为劳务输出大县,一年当中兰考火车站劳务输出人流集中进出的时间有3个:一个是春节前后,一个是8月到新疆采棉,一个是11月、12月采棉返乡。我选择了最后一批采棉工的返乡时间,因为我需要掌握采棉工的收入变化、采棉花人数的变化。于是,新闻报道时间出现在了2012年的12月2日。

由于反映的时间跨度大,如何能鲜明地体现变化?我选择了数字。全文894字,我用了46处数字。

如何让新闻事实既真实又避免沉闷?我选择了直接引语充当报道信息来源。全文12个段落,我用了8处人物的直接引语。这些直接引语的人物涉及面广,有官员、企业家、劳务输出人员、当地就业农民,同时这些直接引语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和画面感。

可以说《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是我2012年关于兰考新闻报道的浓缩版和精华版,这个作品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前期扎实的采访和深入的思考。

有关《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的几点创作体会

兰考是一个众所周知、老的正面典型,对于这种报道对象如何做到常写常新?

挖掘新的内涵。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典型也是这样。典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典型意义也会与时俱进。那么,挖掘出典型新的内涵,就需要记者用心去发现、去感悟典型在新时代所具有的新的内核。

调整新的视角。典型作为公众关注的中心,它的任何东西也许都是公众的兴奋点,换个角度去看报道对象,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角度的选取一定要建立在客观真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基础之上,在力求新颖巧妙的同时不能夸大或者虚构。

重塑新的形象。既然是典型,那么典型在任何时期都会有时代的标签和符号。对于兰考来说,曾被“三害”“逃荒”标注了几十年,如今,兰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高产小麦育种基地。这些标签的变化,一定会是新闻报道常写常新的重要素材。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记者不是浮光掠影地“飘”在基层,而是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功课:

善入——深入生活,发现报道的聚焦点。新闻报道来自生活。生活中不缺少新闻,缺少的是发现,而深入是发现的前提。如何深入?是全身心的融入,而不是蜻蜓点水地走过场。融入应该是一个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富有时代责任感的境界,而检验融入与否的标准应该是你是否站在了百姓视角去认知世界。熟谙了百姓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思、所作所为,说明你已经融入了生活。那么,你距离发现新闻素材、报道的聚焦点已经不远了。

善看——开阔眼界,捕捉报道的着力点。融入生活,对于发现新闻而言,只是工作的开始。发现新闻,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首先,观察是发现的基础,观察力是发现新闻最基本的能力。其次,对于确定好的报道素材,通过审慎的观察,能够有助于找到报道中最切合实际的切入点。离开细致的观察,生活和事件中的核心价值往往会失之交臂,而这些核心价值,不管是对于记者还是新闻受众,都是不可或缺的。

善思——由表及里,凝聚报道的着力点。文章要言之有物,新闻作品同样要融入作者的阅历、学识、功力等多种因素,好的新闻作品必定会融入作者更多的思考。多彩又立体的基层生活给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内容不乏闪光之处,但不会全部都是生活的本质。是原封不动地去表现,还是去粗取精?这都需要记者由浅入深地分析、由表及里地认识,从而实现对报道对象本质的把握,使新闻更具新意,使报道更具有效力。兰考因焦裕禄而闻名,兰考的所有变化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但50年时间,兰考巨变的根源是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焦裕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焦裕禄精神化作了兰考百姓的安居乐业,实现了精神变物质的伟大巨变。《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这篇文章正是透过众多兰考变化的表象,把兰考百姓生活变化印记在兰考火车站这个典型的环境中,捕捉到了兰考这个精神高地的精彩之处。

(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封记者站站长)





本文地址:http://gzsjx.gzrbs.com.cn/detail.php?cid=9&id=814 转载请注明出处!